听着泉水叮咚、踏着青青绿地,顶着当空烈日,走进果园的黄达龙幸福地微笑着……这是8月下旬的一天,中午12时许,记者在鹿寨县导江乡导江村广吾屯所看到的情景。在黄达龙身旁,沉甸甸的山楂果挂满枝头,这片山楂林今年将给他带来可观收入。在黄达龙的带动下,导江乡山楂特色农业种植致富计划正在展开。
闲置地成为致富林
走过弯弯曲曲的小道,广吾屯位于一山脚下。绕过该屯门口,屯后山就是黄达龙的山楂树林。“8年前,这座小山基本被闲置,村民大多都外出打工去了,”黄达龙告诉记者。45岁的黄达龙说,他出生于该屯,长大后到市区打工,拉过煤、运过货。1993年,他开始经营酸菜、酸笋等生意,将屯里腌制的酸笋等售往市区。经多年发展,2007年时,黄达龙已有专门的店面经营生意。“但是,回乡探亲看到屯里一片荒凉,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何不能带领村民将家乡建设起来?”怀着这样的想法,那年黄达龙将生意交由亲戚打理,自己只身一人回到屯里,琢磨着将屯里的闲置土地利用起来。就在黄达龙考虑该种植什么作物时,他想起了儿时上山玩耍时吃过的野山楂。“想到这,我立即上山找野山楂,然后将苗种拿来种。”黄达龙说,当时他先种了10多亩地,结果后才发现,野山楂太硬口感很差,不利于加工,基本没有销路。黄达龙并没有因此气馁,选种、嫁接、育苗,经过无数次改良,黄达龙8年间育出了5个质优的山楂品种。目前,批量种植的有苹果型和梨型,共种植约120亩,每亩50至70棵树,每棵可收获果实50至75公斤,亩产最高可达2500多公斤。
黄达龙说,在他的带动下,女儿放弃了市区大型企业的工作回乡帮忙,开网店,帮他销售山楂果。现在,这些山楂树虽还未开始大量摘果收获,已有许多客商预定,收购价在每公斤4至6元。
种山楂开启新道路
“没想到,山楂的种植是条新致富路”导江乡乡长秦春发如是说。
秦春发说,黄达龙不仅独自开辟出种植山楂树的新路,而且还多次改良山楂品质,让山楂更适应本地气候,实现水分充分、果实饱满。此外,黄达龙还通过女儿搭建的网络平台,宣传推广山楂,打开了相当不错的销路,让不少客商慕名而来,现在山楂基本是供不应求。
秦春发说,看到黄达龙开创的局面后,乡里多次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推广人员做了分析和研讨,大家论证认为,黄达龙育出的这些山楂树,具有易种植、结果率高、病虫害少、适应当地地形和气候等优点,值得乡里大面积推广。为此,2013年以来,乡里已在长垌村龙母屯展开了600亩的种植试点,今年也已全面结果将在10月获得丰收。
秦春发说,根据市场的动向,明年将进一步推广山楂种植,计划新增种植面积5000亩,并建设育苗基地,然后聘请黄达龙指导其他农民种植,最终引导农民通过这样的特色种植走上致富路。
日报记者张威实习生冯子维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9月5日,鹿寨镇角塘村兴农合作社的社员在地里集中劳作。这种场面,改革开放以前有过,大包干30多年后再次出现,所不同的是,现在是合作社自主经营。农业经营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劳动的群众身心更舒畅。日报...
鹿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鹿寨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