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又是一个粽子飘香的时节。
在我的记忆中,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母亲都要为我们包粽子。母亲有一双巧手,她包的粽子不仅外形美观漂亮,而且美味,所以我一直对粽子有着特别的情感。
后来离开老家外出求学,并在鹿寨县安家立业,粽子也不再是一年才能一见的稀罕物,超市、食堂和各种饮食摊点都有三角粽卖,这三角粽就成了我最爱的早餐食品。
我喜欢吃粽子,但从来没有亲自动手包过粽子。去年农历五月初的一天,我们单位组织了一次别有趣味的“迎端午 ,弘扬民族文化”包粽子比赛活动。由于我们部室缺兵少将,我这个五大三粗的男子汉也被选去参赛,于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奔赴“战场”。
比赛那天上午8时,来自各部室的选手集聚职工食堂大厅。按比赛要求,每位选手要把桌面上泡好的5公斤糯米包成粽子,看谁包得又快又好,以用时少的一方为胜者。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我们部室的思姐马上拎起两张竹叶并排相叠,按顺序放糯米、肉馅、绿豆,左手托住粽子叶,拇指压稳粽子叶边角,右手将粽子叶长出的部分折弯,掉过另一边,将粽子叶一捋,掖好边角盖住米,并将竹叶长出的部分折叠,扯绳线捆绑,一个棱角的“弓背粽”魔术般摆在眼前。她整套动作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我瞥一眼周围的选手们,也都是两手上下翻飞,动作娴熟,得心应手,一个接一个带着竹叶香味的粽子成形。
看到此情此景,作为新手的我也跃跃欲试。新手上路,难免会出现尴尬局面。我依葫芦画瓢,左手叠好竹叶,按顺序放米、放馅、放豆。右手捋边、折角、捆紧……咦?怎么弄成了一头大一头小的丑样?一旁比赛的同事看到了哈哈大笑,有的甚至笑弯了腰。我不甘失败,又一番手忙脚乱包起来,一个新的粽子很快包扎成功。
“黄荣和,你包的粽子漏米了!”旁边有人说,于是又引来一阵大笑。我涨红了脸,仔细检查,原来是扎的线松绑了。我拿出越挫越勇的精神,仔细端详思姐包扎成功的粽子样品,完全忽略了场外观众的反应,接着继续投入包粽子比赛……终于,一个崭新的、披着翠绿外衣的有模有样的粽子“闪亮登场”了。“黄荣和包粽子成功啦!”工作人员高兴得拍掌笑道。
我终于成功了!1个、2个、3个……虽然我没有进入前几名,但是学会了包粽子的技巧,还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转眼又一年过去了,那次紧张有趣的包粽子比赛仿佛就在昨天。今年端午节我还要亲手包粽子,不为了比赛,只为了给这重要的节日一个仪式,给家人一份温暖的心意。
新闻推荐
近日,市、县地震局人员在查看新建地震观测点的建设情况(见上图)。为加强对地震的观测和准确预报,柳州市地震局通过认真踩点,精心选择,在鹿寨县寨沙镇杜康村的一处山丘兴建一个地震观测点,该观测点即将投...
鹿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鹿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