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为女儿,右为刘瑞芳□记者雷媛媛妈妈紧握女儿的手
在柳侯公园锻炼的童阿婆,常常看到满头白发的刘瑞芳阿婆拉着同样白发的女儿李柳玲,在公园里锻炼。刘阿婆走一步,女儿就跟一步,刘阿婆坐在凳子上歇息,女儿就挨着她坐在旁边。看到熟人,刘阿婆上前打招呼,女儿也马上跟着起身,扯着妈妈衣角跟在后面。看到这一幕,童阿婆忍不住跟李柳玲开玩笑:“你都这么大了,还天天扯你妈衣角,走到哪跟到哪。”李柳玲哼哼一声,不好意思地笑笑。
“没办法,她不会说话,脑子也不好使,不牵着她,她就会摔倒会迷路。”女儿李柳玲已经52岁,但仍有让刘瑞芳操不完的心。
刘瑞芳是江苏人,来柳州近60年,李柳玲是她的三女儿。李柳玲是早产儿,出生的时候才两斤多点,像个猴子仔,别人看见都吓着。”孩子一生下来就没有舌头和扁桃体,当时医生告诉她,这个孩子养不活了。看着女儿还有一口气,她还是把孩子抱回了家。
女儿连吃奶都不行,刘瑞芳用滴管将奶水一滴滴送入女儿口中。有时喂了一个小时,女儿还没有吃饱。刘瑞芳说,女儿就像个玻璃人一样,要小心翼翼地轻抱轻放,稍不小心,女儿就会呕吐,脸色发青。当时很多人都劝她,“扔了吧,养着是白费力气。”她舍不得,女儿是她身上掉下的肉,再难也要让女儿活下来。
以前,刘瑞芳最大的愿望是盼着女儿快快长大,“我想只要她长大,一切就会好起来。”可惜,女儿身体长大了,但心智却永远没有长大,李柳玲不会说话,生活不会自理,一辈子都要别人照顾。面对这样的结果,刘瑞芳没有失望:“生命是平等的,既然老天爷把她给我,我就要好好地带她。”
给女儿做“翻译官”
李柳玲无法正常发声说话,“哼哼啊啊”就是她全部语言。而她的话只有母亲刘瑞芳听得懂。
采访中,李柳玲突然指着记者的手哼哼起来,似乎在说什么。刘瑞芳赶忙翻译:“她是看你手上戴的手表闪闪发亮很漂亮。”李柳玲点点头,表示赞同妈妈的意思。刘瑞芳说,她常常像这样给女儿做翻译。女儿小时候,所有人都认为她不会说话,只会啊啊叫。
可是有一天,刘瑞芳突然发现,女儿“啊啊”原来是在喊“妈妈”,她高兴极了。女儿虽然智力残疾,但她也有想要表达的意思,从此她开始认真的聆听女儿的每一句话。
母女连心,女儿说的每一句话,刘瑞芳总能听懂。社区工作人员等外人跟女儿搭话时,刘瑞芳就在中间当翻译,传达女儿的意思。有了刘瑞芳这个翻译,女儿才能和别人交流。她希望更多人能理解女儿,如果有一天她不能在女儿身边,仍然有人能把迷路的女儿送回家。
不过,也有“坏处”。刘瑞芳说:“有时她闹脾气,跟我顶嘴,说我的‘坏话\’都被我听进耳朵,把我气坏了。”有时,女儿会抱怨命运的不公,她会说这样活着很痛苦。
刘瑞芳听在耳里,痛在心里。
力所能及回报他人
刘瑞芳老伴还在世时,她还要照顾生病的老伴。街坊邻里看到她,一手牵着女儿,一手拉着老伴走在路上。三个白发人手拉手步履蹒跚地走着,这一幕让人心酸。邻居说:“刘阿婆,你这辈子活得太苦太不值了。”刘瑞芳却笑着摆摆手,说:“我一点都不苦,生活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刘瑞芳的老伴去世后,全家四口人仅靠她的退休金生活,生活十分困难。社区 、邻居们常常给予她帮助,送食物送衣服。她把别人送来的旧物,用绳子捆绑好,家里堆得到处是。即便用不上,她也一件不丢:“这都是别人的一片心意,用钱都买不来。”车上有人给她让座,排队的时候别人给她让位,社区为她上门送证件等,这些小事她都铭记于心,为此她还常怀愧疚:“别人给我那么多帮助,我年纪大了,却什么忙也帮不上。”“好事永远做不完,坏事一件也不能做。”刘瑞芳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她坚信好人有好报。她想着法子来回报,楼上行动不便的老人要缴水电费,她二话不说,帮忙代劳;遇到陌生人问路,只要她走得到的,都亲自把人带过去;她还把自己电话留给几个行动不便的邻居,叮嘱他们有事可找她:“只要我力所能及的,就一定会帮他们。”
新闻推荐
柳州网吧业主涉嫌串通涨价 ■晚报昨日关于网吧上网费统一涨价的报道引起市领导关注■物价部门对全城网吧价格进行检查 ,将依法对涉嫌串通涨价的网吧做出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