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柳州晚报》伴
随着21世纪的脚步而来,不知不觉中走过15年的时光岁月,与无数市民携手交友。自上了初中,我便有了每天看晚报的习惯:闲暇时翻翻晚报,醒目内容引人注目;忙碌时翻翻晚报,直接干脆的标题文字直指事件中心,阅读荡气回肠的文字之余,受益匪浅。
小记者:读同龄人的文章,谈校园间的见闻常常关注“小记者”这一板块,看多了也就跃跃欲试。
来到初中,枯燥 、苦闷 、无聊折磨着我,我去寻找精神的寄托。我喜欢写作,喜欢书中幽香的笔墨,可黑暗中我被遗忘,这时一束光线照亮了我,就是那群和谐友爱的校园记者,走进了我干涸的心灵,为我解渴,让我狭小的眼界得到了开阔,为我单调的生活增添了绚丽的颜色。刚加入小记者之初,我颇带几分兴奋,文思泉涌,一篇篇稿件飞向报刊,可惜“希望太大,失望太多”,我投去的稿件大部分石沉大海。讽刺 、嘲笑随之而来,但我从不气馁,注意自己文章的时效性或是语言的准确性,比较自己与其他小记者文章的不同,我坚信文学的宫殿之门一定会向有志者敞开。
深读周刊:深读世界新闻趣事,了解天下大事内容随着对晚报喜爱的加深,晚报点滴进步我都记在心头。
晚报版面逐渐扩大,容量不断增加,既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又反映国民关注的生活热点 、难点问题,它既关注波澜壮阔的世界风云,又关注日新月异的祖国变化。它将五湖四海 、九州方圆 、百姓生活的大事小事,图文并茂地编排出来,或新闻或时评;或诗歌或散文;或褒扬或抨击,给我们提供了一份颂扬真善美 、鞭挞假丑恶的精神食粮。在众多的板块之中,“深读周刊”总能吸引我的眼球,天下大事 、国家大事在这里无所不包:有出人意料的“世纪德比”,有隐秘复杂的“网络中的黑社会”,又有关系祖国的“稀土战争”……种种引人的标题冲击着我的眼球,透过这份报纸,我了解到全球新近的要闻,能够详细地知道事件的过程,晚报对于我,就像一扇开启的窗户,
给我展演天下事 、世间情,引我遐思 、回味和感动。
时光荏苒,我与《柳州晚
报》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晚报就像一位导师,为我打开时代的大门,文字虽小,覆盖面广,内容易懂贴切,展现未知
却又真实 、精彩的世界。《柳
州晚报》也为许多柳州人提供了一个更贴近时代 、了解时代的平台,读报,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习惯。
《柳州晚报》 创刊15年,
我虽随它走过不长的时间,但却有着别样的情谊,颇深的依
赖,希望《柳州晚报》拥有更
多的读者,与更多的市民演绎编读情缘。
(小记者龙城中学初二(14)班廖博闻指导老师:
韦伯立)
新闻推荐
...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