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时报》评论称“一把青菜体现诚信”
近日,一则关于广西柳州一个“自助售菜市场”的新闻让人眼前一亮。说的是在广西柳州市洛维路一宿舍区里,几位老人每天清晨把自己种的吃不完的新鲜青菜摆放在水泥台上,小纸箱上竖着一张“1元”或“5角”的小纸片。而过往居民买菜时都会主动往纸箱里放钱再挑走青菜,卖主的钱从未少过。据说这种无人售菜摊摆卖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已有近30年了。与其说这样的“自助售菜市场”是一种与人方便 、自己方便的卖菜措施,不如说更是一种检验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 、讲究诚信与道德的良方。
“自助式”的交易方式在当今社会早已不稀奇:自助餐厅 、自助饮料 、自助银行 、自助旅游……自助式交易,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快捷而方便。这些自助式交易首先是建立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交易双方每一步行为都受法律保护或约束。
而“自助式”交易中“交易”的不仅是商品,还有双方的诚信。诚信虽然看不到,但却在交易过程中起着微妙的作用。然而在生活中,这些自助式交易却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些自助餐厅名义上是“自助消费”,却暗地里设置“最低消费”的“潜规则”,让消费者无奈中招;而自助银行更是广受诟病,银行屡屡实行“霸王条款”损害消费者权益……柳州这个“自助售菜市场”仅仅是一个“便民服务点”,它不受法律约束,全凭道德来维系,但它却实实在在检验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诚信社会风气。
文中说,从1986年有这种无人售菜小摊以来,至今,卖菜的钱一分不少。
出现这样的现象,是买卖双方互相讲诚信的结果。诚信,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这样一个无人看管的蔬菜小摊档,如同路边一个 无主的“野”档,虽然旁边竖有价格牌,但真正起约束作用的,还是人人心中那杆道德的“秤”。
新闻推荐
...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