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赵伟翔晚报讯 昨天上午,潘朝业诗词作品研讨会在市政协举行,与会诗人 、学者对潘朝业诗词推崇备至。一个诗人在辞世13年后,作品仍有如此影响在柳州市确实少见。
潘朝业,号莲溪,桂中的诗词名家,生前是柳州市
一中教师。此次研讨会主要对《潘朝业诗选》中46首诗
词进行了研讨。这些诗词大致可分为言志书怀 、怀古 、思乡 、言情 、酬唱等,都颇见造诣。
“百年多少落潮痕,难记冤仇难报恩。只剩丹心辉
日月,岂因白发怨乾坤。”潘朝业《读〈易〉三律》)。中国
作家协会会员韦编联用“句中蕴倔强,行间藏愤慨”来
评价潘朝业的诗词。他认为,如司马迁评《诗〉三百篇
“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潘朝业的诗词也多是“发愤”之作,其坎坷多磨难的一生,给他的身心留下了难以抹去的伤痕,却也成就了他诗词中的情感厚度。
“无限晴霞入望迷,康庄十里不沾泥。车流如水江
山阔,楼耸连云烟树低。”(潘朝业《重游邕州》)。柳州市知
名文艺评论家孙代文认为潘朝业的诗词沉雄隽永,诗味蕴藉,对仗工整,格调高雅,表现出了学问家儒雅之风。对于潘朝业的诗词再受重视,他颇为感慨,诗道:国人无力护诗翁,英才险消荒草丛。幸有贤生沾雨化,喜见麟经化彩虹。
“逝水前情去不还,前情万叠又千弯。秋深无复寻芳草,雾冷惟宜望远山。话别江干空泪迹,人归梦境掩
啼颜。此心留作相思种,朝暮相思天地间。”潘朝业《无
题》)。柳州日报社评论部主任马宏威认为潘朝业的诗词是典型的传统文人诗作,其思想情怀的基调是民主 、正义 、爱国等,表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正直善良 、忠诚耿介 、安贫乐道以及藐视权贵 、脱俗避世的高标孤傲 、洁身自好的品性 、精神与风骨。其诗风格多样,性灵主导,注意形象并具有朦胧美。
潘朝业的亲属也出席了研讨会,其侄还用古调唱诵了潘朝业的诗词,让人感动。另值得一提的是,在诗
词学会白发苍苍的老诗人中有一位年方弱冠(20岁)的
少年诗人韦代森,代表着柳州诗坛的新希望。他说,潘老的诗情真 、深沉 、意象结合极好,让他受益匪浅。评价其“遗风化露新枝绿,使得龙城国粹扬”。
新闻推荐
...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