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喻芬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可太近了,难免牙齿咬着舌头—— —这不,秦师傅等几位老伙伴最近凑钱买了一顶遮阳棚放在屋前树下,希望下雨或太阳太大的时候也能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可四楼徐大伯、徐大妈两老年龄大了,身体不好,认为棚子设在这里影响他们休息。于是,近邻反目成仇,怒目而视。幸亏,城中区潭中街道潭东社区居委会设计了一个“独幕剧”—— —“八方圆桌会议”,及时巧妙地化解了矛盾。
【引子】一顶遮阳棚
话说10月8日那天,家住峨嵋小区的秦玉强、邱宗存等退休师傅乐不可支地运回一顶方形的遮阳棚,一干人忙不迭地将它安 装在4栋楼下。为防被风吹倒砸伤人,他们将棚固定在树上。棚子下面有石桌、石凳,平时左邻右舍或过路的居民都爱在这里坐一坐,喝喝茶,聊聊天。
柳州市不是举办了国庆美食节吗?这棚子,就是节后甩卖,秦师傅他们几个老伙计凑钱捡来的便宜货。“有了棚子,下雨天,或者出大太阳天我们照样可以在这里坐嘛。”没曾想,他们本以为是为邻居做的好事,却被住在四楼的徐大伯、徐大妈视为“坏事”—— —棚子就在他家卧室下方,常有人在此高声喧哗,严重影响了他们休息。于是,徐大伯投诉到晚报,反映峨嵋小区“最近乱搭乱盖的现象又死灰复燃,甚至比创城前还严重,沿街乱搭建的棚子、铁架花花绿绿的,既影响美观,还存在安全隐患,居民对此意见很大。希望有关部门能管管这乱搭乱盖的行为。”这下,矛盾“嘭”地一下升格了—— —秦师傅、邱师傅都是老党员,秦师傅的老伴蔡英球还是居民代表,都是小区里的热心肠,创城时他们积极参与,流下了许多汗水,换来了小区的干净、整洁。“啊,你一下子就把我们的功劳、苦劳全都抹掉了。我们小区还得到了市委书记陈刚的表扬啵……”
【正剧】圆桌会议
双方都还理智,都先找到潭东社区。10日至12日,城中区所有社区工作人员集中培训三天。
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喻军英使用缓兵之计,承诺会议结束立即处理。矛盾双方都很尊重“小巷总理”,暂时按兵不动。
14日下午,由社区出面邀请,矛盾双方 、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小区管理队队长、城中区市容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晚报记者等,一起来到潭中街道办事处,由该办副主任吴捷主持了一个“八方圆桌会议”—— —市容管理方面经察看认为这棚子不属于乱搭乱盖;社区副主任聂莉利用休息时间前去暗访过三次,并未发现喧哗现象;业委会主任也说并未扰民;保安队长说大声喧哗的是一个酒疯子。
吴捷看得明白:矛盾的根源不在棚子。然而,双方却死盯住棚子不放:徐大伯老两口认定棚子不拆不行;可秦师傅一方认为徐大伯无理取闹,表示坚决不拆。 会议开了两个小时,双方各执一词,怨气难消,不欢而散。
其实,喻军英等社区工作人员心里清楚,要想在会议上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开会的目的就是让他们通过正常的渠道表达诉求。把矛盾摆在桌面上讲,不能在私下吵,影响团结。”
【尾声】精彩在后头
喻军英示意社区调解委员汤佳懿带着徐大伯老两口离开,她和吴捷拦住秦师傅这一方再做工作。喻军英心里明白,“蔡阿姨等居民代表,还有秦师傅 、邱师傅这几个老党员在社区里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他们视社区为家,热情参与和谐社区建设。棚子的矛盾不过是一时之气,邱师傅他们肯定会退让的。”果真,徐大伯他们离开后,秦师傅等人很快就同意了喻军英提出的方案:下雨天或者出大太阳天就架起棚子供大家使用;平时就收起来。
喻军英说得好:气顺了,身体就顺。邱师傅等人紧绷着的脸上有了笑容—— — 退让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解脱。
邻里和谐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一项指标。
新闻推荐
...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