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内容。“十八大”报告中的相关内容在钦州警方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钦州不断尝试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建立复合型警务机制、推行居住证和推出首个邻里交警服务站等,切实方便了群众,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提高群众安全感
在采访中,记者从钦州警方了解到,在创新社会管理方面,钦州不断进行了新的管理模式尝试,并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5月16日,钦州正式启动城区复合型警务机制。在巡警支队的基础上成立城区警务警察支队,整合警力实现一警多能综合执法,扩宽有限警力的职能,将警力囤积街头,提高群众见警率,并采取警务站和便衣队公开与秘密结合的方式,警务工作实行无缝对接,防控和打击两手抓,压缩犯罪分子的活动空间,严厉打击侵财违法犯罪行为,不断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有警察24小时在身边值班,夜间出行也倍感安全”,家住城西的市民曹丽丽称。
推行居住证管理制度
2012年7月15日起,钦州全面推行居住证管理制度,外来人员办证后可享受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法律援助、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和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等8项公共服务。据钦州市公安局户政科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钦州全市近2万名外来人员办理了居住证,享受市民“同城待遇”。“办居住证比以前的暂住证手续更为方便快捷,而且也增强了外来人员的归属感,推行居住证制度挺好的”。对此,从柳州来钦州务工的外来人员叶先生高兴地表示。“一站式”便民服务
11月9日下午,记者来到10月26日刚刚揭牌运行的钦州首个邻里交警服务站采访,刚好碰到钦南区犀牛脚镇的村民陆先生正在为新购买的摩托车办理入户手续,十几分钟后,工作人员便将车牌和机动车登记证送到陆先生手中。“以前要跑车管所、税局等部门,没三四天办不下来,现在一天内办妥,方便多了”,对此,陆先生大为称赞。
邻里交警服务站是钦州市交警支队在车辆和驾驶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方面向城乡延伸办理机动车综合业务的一个尝试,依托摩托车销售企业网点多、辐射广的优势,把交管服务进一步延伸到广大群众身边。“下一步将积极探索交通管理的新办法和新机制,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不断完善服务网络,拓展服务领域,实现车管业务村里办的目标”。采访中,钦州交警支队曾国东副支队长与分管复合型警务机制、居住证制度有关负责人的态度一样,都表示要认真落实“十八大”报告精神,继续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新机制,为群众提供更方便更舒心的服务。
新闻推荐
图为谢女士(右)在忙碌中。钦州市政府“健康早餐”工程是继南宁市政府“阳光早餐”和柳州市政府“便民早餐”之后,我区第三个实施早餐统一配送、连锁经营模式的城市。钦州市政府健康早餐工程定点企业...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