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柳州讯(记者/李旭东)9项专利参与拍卖,仅有一项落锤成交,成交价为3万元。4月21日,第二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专利拍卖会,在柳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多项事先被普遍看好的专利遗憾流拍,折射出无形资产定价难,困扰了技术的转移和交易。
当天参与拍卖的9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机械、电子、医药、养殖等领域。其中“甘蔗汁和糖蜜生产复合型兰姆酒的方法”备受瞩目。这一通过深加工延长甘蔗产业链的专利技术,专利权人开出的最低保留价是980万元。但现场竞价中,竞买人最高出价为950万元,以30万元的价差失之交臂。其他几项专利也都因达不到标的最低保留价而流拍。
“专利不是普通的物件商品,属于无形资产,专业性强,涉及范围广,客户相对狭窄,且没有经过市场检验,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论证及评估,技术定价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专利的流转。”承办本次专利拍卖会的广西公物拍卖行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黄智龙,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构建起知识产权评价系统,为技术市场定价提供参考价值。
专利拍卖会在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上已举办两届,构筑起了一个高效的流转平台。广西知识产权局法律事务处处长杨丽娟认为,繁荣技术交易市场,服务企业技术需求,惟有创新技术定价方法,才能更好地盘活存量知识产权资源。
新闻推荐
本报上海讯(记者/蓝永前)记者在不久前结束的上海车展上获悉,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发布了2013-2017年中期事业计划,未来5年内,将扩大市场份额,到2017年实现销量突破20万辆,力争进入乘用车自主品牌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