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谌怡秋
社区居委会工作多是家长里短、婆婆妈妈的琐碎事,工作人员因而被戏称为“婆婆妈妈”。在人们的印象中,这些“婆婆妈妈”大多是一些公益岗位或以前居委会留下的年纪较大的人士。4月13日,记者来到柳州市狮山社区却发现,这里16个社区工作人员绝大多数很年轻,其中13个人还是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大学生。在岩村社区,15名工作人员中,7名是大学生,且年龄都在30岁以下。
大学生乐进社区工作在鱼峰区已不是新鲜事。“明年7月社区工作人员换届,但是现在不时都有大学生前来报名应聘。”荣军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符孝菊说,近年来,鱼峰区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社区推行网格化和信息化管理,这就需要相应的人才。因此,社区“门槛”高了,新进工作人员都严格按招聘程序择优录取,年轻且是文科和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优先录用。目前,鱼峰区社区工作人员中六成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社区直接与群众打交道,要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成长进步很快。”丽都社区工作人员温薪彦说。她从广西师范学校英语专业大专毕业后已在社区工作4年。
主管社区工作的鱼峰区民政局局长宋志红认为,社区承担大量工作,对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为了更好吸引和留住大学生在社区就业,城区力争让社区工作人员收入达到城区同类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
新闻推荐
本报柳州讯(记者/谌怡秋)日常生活中,居民的烦心事如何解决?一些无人可说、无处可诉的事情到哪儿诉说?对此,柳州市鱼峰区创新社会管理,辖区7个街道办打造出一批亮点纷呈、各具特色的服务居民新品牌,形...
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