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要长寿,先养脑”,脑健康直接关系到身体健康。现代人每天都在接收大量来自电视、互联网、手机的信息,在不断刷新信息的同时,人们的大脑也已经不堪重负。今天是第13个中国脑健康日,你是否关注了自己的脑健康?医生建议,远离不良用脑习惯,经常给大脑“休个假”。
快节奏生活易忽视脑健康
现在人们每天都接收着大量的信息,几乎走路都不闲着,大脑始终处于忙碌状态,很容易诱发脑疲劳,危害脑健康。同时,吸烟、酗酒、生活缺少规律、晚上不睡、早上不起、超负荷工作等,任何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影响脑健康。
38岁的楚先生是外地人,现在在柳州一家教育机构做主管,年富力强的他,终日埋头事业,自认为身体尚可。不久前,他突感头痛、肢体无力,还出现了失眠、抑郁、焦虑的症状。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诊断为神经衰弱,这与楚先生超负荷工作及不良的生活、用脑习惯有一定联系。
很多人像楚先生一样,只有在出现头疼、头晕或者肢体活动不灵活等情况时才会想到去医院做脑部检查。柳钢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蓝海东指出,并非头疼、患脑病才说明大脑病了,当连续用脑后发觉自己工作效率下降,或出现了头晕、烦躁、呕吐感,或者在超负荷工作后,对自己的工作开始产生逃避心理或排斥感等,这些细微的日常表现就说明大脑受到损伤。
偶尔发呆给大脑“下课十分钟”
处在快节奏生活中的都市人群,总是难以停下脚步让大脑休息片刻,这类让大脑长期处在高速运转中的白领人群很容易出现脑疲劳症状。同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等疾病是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患有这类疾病的人群以及长期吸烟饮酒和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也要特别注意脑部健康检查,预防脑血管疾病发生。
那么,如何让大脑得到良好的休息呢?柳州市人民医院心理咨询师盘柳萍指出,睡眠对大脑来说是最好的休息方式,而现在很多年轻人生活没有规律,有些工作到很晚,有些游戏娱乐到很晚,无法保证成人所需要的正常睡眠时间。对于这部分人群,盘柳萍建议,用发呆来让大脑休息,安静的冥想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为大脑器官输送大量的氧气和营养,对于减少焦虑有着明显的作用。“当人们感到大脑疲劳时,只要抽出10至15分钟的时间,就可以随时随地给大脑‘下课10分钟’”。
另一方面,对于中老年人群来说,秋季早晚凉,温差大,是脑中风、脑溢血的高发期。蓝医生建议,一定要保证睡眠,睡眠好才可真正养脑。因为睡眠能调节和改善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大脑功能得以充分恢复。同时,也要增强体育锻炼,控制烟酒,注意合理膳食。今报记者邓洪甜
新闻推荐
怪异男子“大闹”银行●自称考上清华大学,一会找人借钱,一会要办“助学贷款” ●手持袋装硬物威胁银行保安,不许工作人员报警
警方正在事发现场调查。今报记者周群能 摄今报柳州讯(记者周群能)昨日中午,在柳州市柳石路一家邮政储蓄银行,一名年轻男子威胁银行工作人员和顾客,说要“借钱”。男子自...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