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杰明
柳州话是由中原官话演变而来的,属于西南官话。由于柳州是移民城市,居民讲的话除柳州话外还有广东话、北方话、客家话、湖南话等。居民住在一起、劳动在一起、做生意在一起,因此柳州人难免吸收别人的方言词语使之成为柳州话的有效成分,但柳州话大体不变,这就是交流融合、兼收并蓄了。
柳州话吸取了广东话、北方话、客家话、湖南话的一些词语,但吸取广东话的词语比较明显,因此我在下面简单作一个举例说明。
如柳州人买到好商品而价格又不贵时会说值得或便宜,但广东人却说“抵”,后来柳州人不说“值得”了,而采用了广东话的“抵”这个词语。为了简要,下面我将柳州话中的广东词语放在括号外面,括号内则是柳州话的词意。
死火(办事卡壳、糟糕)、孤寒(节省、舍不得、小器)、打斧头(替人办事暗中要钱物)、勺(吃)、高到(高傲)、双孖(两物连在一起)、博乱(乱来)、拗颈(固执)、瞄(偷看)、跳皮(调皮)、鬼马(狡猾)、断估(估计)、乱笼(乱来)、稳镇(稳妥)、心水(心意)、心淡(灰心、失望)、醒水(醒悟)、当堂(当场)、靓(漂亮)、奉旨(一定)、通气(通情达理)……
柳州话中的谚语十分丰富,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反映出某种经验和道理,大多具有很强的说明服力。下面作简要的举例说明。
扳得牛角直,也用全身力。
芭芒秆做没得大梁。
背(着)崽找崽。
吃得亏,捞得堆。
大懒推小懒,小懒推门板。
屙屎没出赖(怪)地硬。
画公崽画出肠。
火要空心,人要忠心。
老虎没发威,莫当是猫。
蚂蝗听没得水响。
捧人家的碗,受人家的管。
宁欺百岁老公公,莫欺三岁鼻涕脓(虫)。
牛角不尖不过界,马尾不长不扫街。
桥还桥,路还路。
人情大过债,鼎锅也要卖。
蛇有蛇路, 有 路。
舍得油盐苦瓜甜。
手长衣袖短。
塘里无鱼虾子贵。
新开茅斯(厕所)三天香。
好了还想好,猪肉放油炒。
周身是刀,没有一把利……
据说民国时期柳州有一位手艺人什么都会做一点,但质量不高,如会做柜子、会打锄头、修乐器、医猪、医牛、弹棉花……但别人就是不请他,搞得他无米下锅,正当他走投无路时一位朋友对他说:“你周身都是刀,但没得一把利!”这对他触动很大,后来他由多样做改为专攻兽医,终于成为一名医猪、医鸡的高手,收入逐步提高并建了自己的房子,讨了老婆,买了金戒指……他的成功就是得益于柳州一句谚语。
新闻推荐
9月13日上午,柳州银行召开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产品创新发布会,在传统贷款担保基础上,结合当下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增加核心企业担保、市场管理方担保、超市供应商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