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在勾机翻出的黄土中找到了墓志,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今报记者王剑 摄
今报记者王剑
3月26日上午,柳州市阳和工业新区某汽配企业开展厂房基础施工时,勾机意外挖出一座明代古墓。
消息传出后,家住当地社湾村的墓主后人,自发前往挖掘清理,出土墓志一件,陶器、石材若干,以及一块写有神秘道符的青砖。
墓志内容显示,墓主李氏为明代官员佘勉学(“柳州八贤”之一)生母,并认证了当地佘姓村民系其家族后裔的说法。
“石子岗”现佘氏祖茔
据了解,阳和工业新区动工建设前,古墓所在区域曾有一座低矮土丘,当地人称“石子岗”,为佘氏家族墓葬区。
2003年,新区启动征地建设,在与佘氏族人订立协议之后,将石子岗地块平整为工业用地,部分墓葬被压埋在了黄土之下。
不过,佘氏族人并未遗忘祖先坟茔的安葬地点,特别是近几年来,佘家的另外两处墓地先后出土明代文物,村民们的文物保护意识也明显增强,寻找合适时机发掘石子岗祖茔,成了他们共同的心愿。
“前段时间我们就一起商量过,准备动手挖掘,没想到企业建设用的施工机械,却提前帮了个大忙。”村民佘建平说,26日一早,他们听说工地挖出古墓,就赶紧来到现场,就连远在柳北区长塘镇西流村八卦屯的同宗族人,也有代表闻讯前往。
墓主系明代官员佘勉学之母
经过一整天忙碌清理,族人们不仅找到了当年遗留下来的筑墓石材,还发现了陶器、墓志,以及一块写有神秘道符的奇特青砖。
出土的墓志由两块碑石组成,一块是记载墓主生平的志文,另外一块则是镌刻篆书字体的篆盖。
村民们将墓志洗净后抹上白色腻子粉,碑面模糊的文字立即清晰显现。原来,墓主正是社湾佘氏先祖佘崇凤的元配夫人李氏“太宜人”。
记者在现场看到,墓志篆盖上刻着26个篆体大字,为“明诰封奉直大夫知四川合州事碧梧佘公元配太宜人李氏之墓”,志文部分以楷体小字书写,共200多字,落款注明时间为“嘉靖二十五年九月初七日”。
据史料记载,佘家古时曾是柳州望族,同跻明代“柳州八贤”之列的本地重要历史人物佘勉学及佘立,就出自这一家族。
墓志中提及的“碧梧佘公”,就是佘勉学父亲,同时也是佘立的祖父,“碧梧”为人物别号,大名实为佘崇凤。
佘崇凤本人为举人出身,官至四川合州太守,其子孙辈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子一孙高中进士,还有另外两个孙子也都中了举人,其中佘勉学、佘立父子分别官至福建按察使和兵部左侍郎,可谓书香门第、儒宦世家。
墓志作者成待解谜团
与墓志同时出土的,还有5个保存完整的陶制谷仓罐,以及若干破碎陶片。村民们试着将陶片拼接起来,发现那是打碎了的谷仓罐,“至少还能再拼5个谷仓罐”。
除了上述常见的随葬品外,最让村民们感到意外的,就是一块涂写着红色“怪字”的砖块,内容、含义无人能识。他们推测,这些符号有可能是道家符咒,意在度化亡者,使之能在地下世界安享荣华。
这批文物中,墓志的作者是谁成为一个待解的谜团。一般情况下,墓志都会刻上撰文者和书写者的名字,但李氏太宜人的墓志中却没有作者署名。
昨日,记者将墓志图文分别发给本地文史学者陈铁生和刘汉忠,他们观点基本相同,都认为乡贤佘勉学是可能性最大的墓志撰作人。
刘汉忠说,墓志提到佘勉学是李氏太宜人的亲生嫡子,而佘勉学的一个弟弟、两个姐妹都是侧室所生,加之佘勉学又是当时墓主子孙辈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一个人,墓志理应由他撰文书写。因此,在没有其他否定证据的情况下,基本可以认定墓志撰作人即佘勉学。
据了解,佘勉学所撰诗文中,能够流传至今的仅有寥寥数篇,而他的书法作品更是屈指可数。刘汉忠说,此前只在湖南永州的浯溪碑林发现过一件佘勉学亲笔书写的摩崖诗文,而李氏太宜人的这件墓志,则是柳州首次发现佘勉学手迹,文物价值不言而喻。
新闻推荐
鲜花祭烈士 本周日上午举行请参加者于上午9时前在柳州市烈士陵园烈士墓碑前集中
由南国今报、红豆今网(www.hdjwww.com)、福山艺术陵园联合举办的“鲜花祭扫倡新风”活动进入第四日,得到了市民的热烈响应,截至昨日下午3时,当天的80张免费鲜花券名额已...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