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最终失败
初见韦建,他身体瘦弱,精神却不错,完全看不出再过几个小时,他又要去医院接受一次血透。“若不是这个病,也许我们就是同事了。”韦建说,1994年他曾在柳州日报社实习,本想做一名记者,谁知当年被查出患了尿毒症,不得已与 梦想失之交臂。
治疗初期,因无法排出尿液,心力衰竭,全身瘙痒,韦建只能整夜坐着,无法入睡。
“最艰难的日子是在2002年。”他说,患病第二年,他本已成功进行了肾移植手术,每月虽然要服用大量抗排异药物,但在家人和许多爱心人士的帮助和鼓励下,他对过上正常生活又充满了期待。
然而命运捉弄人,2002年他因药物副作用患上恶性肿瘤,只得停用抗排异药物,肾移植最终失败。
入党是梦想开始
“那段日子,全家都笼罩在阴 霾里,我也曾抱怨过命运不公。后来在北京求医时,我认识了许多身患骨癌、血癌却仍然开朗向上的病友,他们让我知道:我们无法控制生命的长短,却能决定它是否精彩。
从那时起,我决定振作起来,回馈人们对我的关心。”韦建说。
韦建的“回馈”行动首先感染了家人。他开始积极接受治疗,并不时安慰、鼓励担忧的母亲。母子做了约定:18年后,妈妈70岁生日,他亲手做蛋糕。“看着儿子变得乐观、勇敢,我们也变得阳光了。”韦建的母亲黄荔说。
回柳后,韦建开了博客,记录自2002年以来,抗病期间的点点滴滴,500多篇、30多万字的博文,给许多病友传递了正能量。
2012年的“七一”,韦建在社区的帮助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说:“成为党员只是梦想的开始,尽己所能为民服务才是我的使命。”
设计游戏释能量
说到做到,身体许可时,他会主动提出承担社区文档整理、工作材料撰写等任务,时常为社区服务出谋划策。
今年暑假,他在帮侄子辅导功课时发现,许多孩子虽对知识充满好奇,主动学习时却因学习方式枯燥而很快失去了兴趣。于是他设计了一套迷你版“一站到底”游戏,内容涉及文学、地理、科技等,通过挑战问答,调动其学习兴趣,效果令人满意。“孩子们有竞争意识,遇到自己答不上别人却知道的问题时,会在活动后主动找寻答案,热烈交流。”韦建希望这个学习方式能在社区推广,于是找到居委会。社区主任唐雪梅听后,当即表示社区愿意提供场地和资金支持,共同为青少年服务。
“我的身体时好时坏,能参与的服务有限,每一次的机会我都倍加珍惜。”韦建说,感受关爱回馈温暖的日子,让他每一天都过得很有意义。
日报记者陈思思
新闻推荐
荣和·天誉“食尚天街”1-3号楼商铺即将火热发售,50-100平方米豪宅街铺全城预约,预约享95折优惠及有限选铺权。商铺位于项目北面,面朝柳州高中,与项目目前开放的商业体验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