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城市保持持续竞争能力的源泉。工业柳州,深谙此道。
“自主创新是工业柳州的生命线”。柳州历来重视自主创新,注重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热情和开掘创新源泉,把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创造热情释放出来,形成了勇于创新、尊重创新和激励创新的社会氛围,铸就了柳州敢于探索、勤于创造、勇于竞争、甘于冒险的创新精神。
这些年来,柳州市大力提升创新驱动能力。柳州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通过验收,柳工、广西糖 网跻身“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两化”融合水平进一步提升。柳南装备制造(工程机械)产业示范基地列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柳州成为全区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产业示范基地的城市。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已达到129家,新增广西创新型企业5家、自治区工程技术中心4家,已分别达到16家、25家,欧维姆迈入“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行列。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值超过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柳钢、柳工、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鱼峰水泥、柳化等一批企业 荣获自治区“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标杆企业”,以及柳州龙杰汽配公司、柳州精柔印刷包装机械公司等一批中小企业的异军突起,可以说,柳州工业经济的成功升级和转型,都离不开“自主创新”这一关键词,而“自主创新”,也成为柳州工业文化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成为工业文化灵魂的关键。
数十年来,柳州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工业文化“开明开放、敢为人先,创新创业、自强不息”的城市精神在潜移默化中、砥砺奋进的历程充分证明:正是有柳州特色的工业文化熏陶和培育了具有“政企通和、敢为人先,产业报国、顽强拼搏”和“开明开放、敢为人先,创新创业、自强不息”城市精神的一代又一代的柳州人,而一代又一代的柳州人则在工业文化的启发和引领下,创造了无数的工业文明和奇迹。
当前,柳州正沿着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高歌风行,相伴相随的工业文化也迎来了成熟和创新的新阶段。借助于工业文化的强大力量,柳州市将抓住我国正在着力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机遇中,抢占制高点,成为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
日报记者 罗秋振 练冰
新闻推荐
昨日是第31个国际盲人节 ,主题是“走进盲人 ,服务盲人”。早在8月7日 ,行驶在屏山大道的一位私家车车主主动停下车来搀扶误入快车...
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