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柳州市的河东中心片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项目被国家住建部正式列入“全国第三批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如今的柳州,已经形成陆上公交车、水上公交巴士、公共自行车等多种公交系统。
“城市慢行系统”建设正如火如荼,其建设本意是让百姓的生活节奏快慢结合,促进多种交通方式在道路空间分配上的平衡,持续推进城市交通领域节能减排,推动构建城市绿色交通体系,预防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降低城市空气污染。“城市慢性交通”已有其形,那该如何找寻宜居城市的灵动? 据市交警支队车管所统计,截至9月20日,柳州市(含六县)车辆保有量84万多辆(其中汽车近41万辆,摩托车43万多辆),电动车670346辆。仅市区车辆保有量就约有36万辆(其中汽车26万辆,摩托车10万辆),电动车60万辆。市区的高峰期交通压力剧增,疏堵保畅形势日趋严峻。如何借由“城市慢行系统”的建设,继续深化城市生态休闲程度,还有待有关部门去深思与探索。
微友“万里晴空”的留言值得我们深思:慢行道建设好了,那它具备了应有的内涵吗?它是否能够成为城市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鲜活载体,并发 挥好公共服务设施的城市意义?大多数市民认为,现在的自行车慢行骑行道的功能还较为单一,希望自行车慢行道应该发展成为一个具备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城市实际作用多方面功能的城市公共服务系统。要逐渐向生态、休闲、社会文化延伸,建设更好的宜居环境,找到“城市慢行系统”的灵性,惠及更多的群众。日报记者江宏坤
新闻推荐
10月12日,市民在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取车出行(见右图)。近日 ,柳州市二期公共自行车220个新租赁点已完全投入使用。据了解,柳州市公共自行车二期...
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