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上买回家的新鲜食用农产品,要想保鲜远不是放在冰箱里这么简单。现如今,保鲜已经不仅仅是保证农产品不变质,而是进入了追求更高品质的“原味时代”,人们对“味道”的要求也是越来越“挑剔”。记者近日在采访中了解到,家庭中如何保持农产品的“原味”,还得充分了解它们的“习性”。
冰箱保存并不保险
“在茶庄买的一袋上等散装绿茶,当时品尝时口感上佳,可回到家存了一段时间,就发现有些变味。”家住柳北区跃进路的徐先生对新买的茶叶出现品质下降的现象大为不解。茶叶的质量没有问题,回到家也放入冰箱保存,但就是喝不出当时在茶庄品尝时的那种口感了。
高档茶叶价格不菲,出现品质下降现象确实可惜。对此,市茶叶协会有关专家表示,茶叶本身有着很强的吸附性,如保存不当就很容易吸入水分、杂质等,从而造成品质下降。因此,在通常情况下,茶叶应该保存在低温、干燥、洁净、无异味、密闭、避光的容器内,才可放入冰箱中保存。保存茶叶的容器以锡瓶、瓷坛、有色玻璃瓶为最佳;其次宜用铁罐、木盒、竹盒等,塑料袋、纸盒最次。对于绿茶、青茶、白茶和黄茶,做好密封后藏于冰柜或冰箱的冷冻柜中,可保质一年。
另外,冷藏绿茶饮用之前酌量解冻,冲泡时应先“醒茶”,用少量85至90摄氏度的开水冲泡并迅速倒掉,再冲泡就可品尝上佳的口感。
而对于全发酵的红茶和黑茶,不需冷藏冷冻,只需将它们放在通风、洁净、无异味的室温环境即可。
冷链物流源头保鲜
不仅仅是茶叶,人们平时经常购买的水果、蔬菜,也存在着“买回家后就逐渐品质下降”的情况。
“放入冰箱的水果蔬菜只能说不让其那么快烂掉,但要想吃得好就不容易了。”家住柳南区三星园小区的叶女士说,事实上,冰箱也不能完全保鲜,节假日大量购买的水果、蔬菜,随着时间的推移,让人明显感觉不那么好吃了。 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有关专家表示,利用冰箱是家庭中果蔬保鲜的主要方法,然而不同种类的果蔬对于温度的适应性并不相同,有些种类是属于对低温敏感的,不能在冰箱中久放;有些则能完全适应冰箱内的低温。这些对低温敏感的果蔬,在冰箱中放一阵子后会出现不正常的生理反应。如香蕉在12摄氏度以下不到一天就会“受伤”;苦瓜、黄瓜、空心菜等在10摄氏度以下两到三天就会“受伤”;丝瓜、茄子、生姜、西瓜则可在冰箱保存五天左右。解决的办法是:在将果蔬放入冰箱贮存时,可以先装在塑料袋中,以防止失水。塑料袋不需要完全密封,但也不能完全张开,这样可有效减少失水及袋中不良气体的累积。若在存储过程中发现塑料袋内面有水珠凝结,可在袋内放一些报纸吸收水气来避免这种现象。
“家庭保鲜可以利用一些小窍门,而做好农产品生产、流通全过程中的保鲜才是根本。”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柳州市将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建设,在食用农产品的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及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要求始终处于更为专业、规范,以保证其原有的品质,给市民提供更多新鲜的好味道。日报记者兰天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记者段超)昨天,市委书记郑俊康先后到市工信委、市住建委,分别就今年以来工业运行、住房保障、城市建设等方面开展调研。郑俊康强调,市工信委要强化服务,努力帮助企业...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