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养育了一方性情中人。
新中国迎来了65周年华诞,文化柳州变得愈加仪态万千,美不胜收。在过去,有柳江人的石器标识出柳州历史的久远,还有柳宗元的诗词书写出柳州文化的盛名;如今的柳州,更是古韵新味皆有,步步迈向文化强市。
历史名城魅力足
去年,有超过32万的市民、来柳的游客亲身体验了柳州醇厚的历史文化名城魅力,共同品味文化芬芳;今夏,以“共建历史文化名城、共享文博事业成果”为主题的“解读历史,走进柳州博物馆群”第二季活动,又如期拉开序幕。
自2011年以来,柳州市已建成45家各类博物馆。这些博物馆主题分明,馆藏十分丰富,有旧时生活器物,更展现如今时代发展缩影。其中,柳州工业博物馆获评第十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优秀奖,全市24家国有 和民办博物馆被列入广西首批百家博物馆单位,数量位居全区第一。
另一方面,柳州市对各文物保护单位也照顾有加。2011年以来柳州市累计投入56570.1万元,推动了白莲洞遗址、鲤鱼嘴遗址、胡志明旧居等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工作,并启动白莲洞史前遗址陈列馆、鲤鱼嘴遗址保护展示中心等遗址保护项目,每年还从城市维护费中拨付100多万元用于日常文物保护工作,并随着经济发展逐年递增,今年达到了150万元。
走在城市里,市民会发现原来的骑楼街已经面貌一新,太平西街已经不复原先的杂乱,统一的“装扮”展现出历史街区的独特韵味。柳州市的东门城楼修缮工作也即将完成,近期将“修旧如旧”地回到市民身边。去年,柳州市还对全市首批总共15处的历史建筑进行“挂牌保护”,这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反映城市演变过程中的社会风貌、体现柳州历史文化积淀的建筑物,将成为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名片。
文化建设结硕果
柳州的文化建设,就像丰富的音乐永动机,谱写成一曲更比一曲妙的文化交响乐,有境界自成高格。
去年,柳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达到了一个高峰,不仅建成了柳州石尚1966博物馆集群区,成立了广西首家民办博物馆协会—— —柳州民办博物馆协会。
2013年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文化活动圆满成功,开展了狂欢大巡游、水上狂欢夜、广场不夜天、音乐不夜天、优秀剧目展演等文化活动,活动营造了创新、节俭、狂欢、惠民、和谐的节庆 氛围。由于节日期间百姓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柳州受到了全国的关注,弦舞蜻蜓和精品剧目《八桂大歌》天天演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向柳州人民递交了一份高分答卷。今年的水上狂欢节欢乐氛围更浓,众多的文艺展演展示出柳州更多的文化内涵,让市民在活动中更享欢乐和放松。
(下转二版)
舞蹈《仫佬仫佬背背抱抱》。(照片由市文化局提供)
新闻推荐
河堤的住宅楼房龄达20多年,没有围墙没有物业,排污管道堵塞达一年多时间,居民反复投诉,物业屡屡协调均难以解决。日前,随着排污管道重新开挖铺设(见下图),市滨江西路这一棘手难题...
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