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韦彦)民族体育运动会射弩比赛,昨日在市体育中心综合训练馆三楼开赛,全区各路射击好手齐聚钦州展开角逐。
本次比赛项目为民族传统弩,分两个阶段进行比赛,分别为男子立姿、男子跪姿;女子立姿和女子跪姿,每人20支箭。有来自各市的8支队伍参赛,参赛射手48人。比赛从昨天开始,至11月1日比赛项目全部结束。
比赛现场,运动员屏气凝神的表情、教练员严肃而期盼的神情,使得整个赛场的观众都跟着紧张起来。“每人5支箭,5分钟。”一声令下,第一组运动员纷纷拉弓上弦,“嗖!嗖!嗖!”敏捷准确的发射,熟练利落的动作,标准无误的姿势,现场观众看得目不转睛。
今年65岁的唐宜生老先生是赛场上年纪最大的选手,他是来自柳州的瑶族人,他告诉记者,2004年他第一次接触射弩,“我记得当时是非典时期,那时候学校都封闭了,学校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就聘请了射弩老师过来教学,当时我谈不上兴趣,只是听了老师的讲解,然后试射,就这么慢慢喜欢上了,到现在10年了。”
唐宜生老先生还向记者介绍了他手上的一支弩。2010年他开始自制传统弩,当时原材料非常难找,因为弩在选材上非常讲究,弓片用的是黄杨木,木质要求要硬又有弹力;弓弦用的是防弹衣的材料;弩身则采用上等的硬木。整支弩用牛骨衔接,只有扳机和箭头是金属。“幸好我一个做木材的朋友帮我找到了材料,我一有空就做,做了三把,花了两年时间,你看,现在上场的那个队友用的弩也是我做的。”唐宜生自豪地说。
新闻推荐
一年被砸掉28块玻璃 损失43092.7元公交候车亭屡遭破坏公共设施该如何保护
晨报记者 李晓霞今年以来,钦州市在不断地建设标准化公交候车亭,并分批次分阶段地对原有119座旧公交亭进行改造,只为让市民能在候车时有一个良好的候车环境。但公交候车亭在使用过程中却屡屡遭到市民...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