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请问一下龚局长,我们雾霾天气是如何形成的呢?龚继冬:2013年,柳州市还没有将PM2.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中,当时空气质量优良率是87%,换算成新标准则是67%左右。2014年使用空气质量新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是66%左右,与前年总体持平,而其主要污染物就是PM2.。目前我们对PM2.的来源做了一个原解析的项目,深入分析力求找到细微颗粒物的来源,为下一步做相应的整改提供依据。该项目预计今年7月就能完成,拿出最终的结果。
柳州市作为一个工业城市,煤烟燃烧产生的颗粒物占了很大一部分。此外还有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生物物质的燃烧,如燃烧甘蔗转化为农家肥;还有一些企业为了整治酸雨,使用生物质燃料,但由于方式有待优化,也产生了PM2.。
还有汽车加工产业的发展,如喷漆啊,也会影响到PM2.5。最后还有扬尘,大颗粒会向小颗粒转换,也会造成一定的 影响。
主持人:那该如何整治雾霾天气呢?龚继冬:下一步环保部门会针对几个大的方向进行整治,拿出一个相应的整治措施。对整治扬尘,日前提出的围绕城市卫生和市容市貌开展的百日整治大会战已有要求,确保“道路分黑白,黄土不见天,栅栏见本色,花木露真容”。市环保局和工信部门对大企业露天堆场也提出整改要求,譬如要求柳钢、柳化对料场、煤场进行封闭式改造。柳化也表示,在搬迁前愿意改善相关设施,防治扬散。
其次,中缅天然气的引入、新能源的到来,会加大全市煤改气的步骤,从总量上减少使用燃煤的总量,减少排放。生物质燃料则引进一个新技术,对现有企业进行优化,减少烟尘的排放。
从源头上控制总量,进行有效的削减,逐步改善柳州市的空气。
新闻推荐
...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