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中菜市周边恢复通畅○○记者张捷2月16日 、17日,全市垃圾量超过1900吨每天,最高值达到1998.6吨,突破了历史新高……25日,记者从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了解到,全市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百日大会战”以来,各单位加强辖区内主次干道 、小街巷 、卫生死角的清扫保洁工作,做到随脏随扫,随丢随捡。立冲沟垃圾填埋场垃圾处理量创新高,这种“量变”正引发柳州市市容环境的“质变”。
量变:垃圾处理量大幅飙升
全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经路面收集清运 、转运消杀 、覆盖填埋等过程,最终实现减量化 、无害化处理。
“百日大会战”以来,全市环卫工人及相关单位人员加强大街小巷 、卫生死角的清扫保洁力度,路面可见的垃圾少了,运到立冲沟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则大幅增长。该垃圾填埋场工作人员基本每天都需要加班加点,机器设备满负荷运转,按无害化处理流程及时对进场垃圾进行处理,垃圾处理量最高时接近2000吨/天。
据统计,2月份,全市垃圾处理量40346.1吨,比去年同期增加7652吨,日均增长率为23.%;3月以来,全市垃圾处理量近1500吨/天,较往年增加15%左右。
市环卫处市容环卫管理科科长覃士武分析,垃圾量的增加主要原 因有: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造成了近10年柳州市垃圾量的年增长率在5%左右;“百日大会战”以来,各城区清理卫生死角,垃圾量有所增加。“随着路面清扫态势的持续‘升温 ’,预计垃圾量将趋于正常。”
质变:大街小巷更整洁通畅
生活垃圾处理量先增多 、后趋于稳定,这一组组数据背后表明:在保证街面垃圾日产日清的同时,大量遗留在卫生死角的垃圾也不断被清理。
连日来,记者走访各辖区发现,柳北区雅儒街道办事处广雅社区组织人员对“三无小区”进行巡查,处理 无主旧家具和零散建筑垃圾;鱼峰公园管理处组织工作人员打扫园区 、擦拭周围马路护栏 、冲洗地面 、清洗附近道路的行道树;各城区的环卫部门对辖区街面随脏随扫 、随丢随捡……这些“行动”也引起了市民“行为”的改变,乱丢垃圾现象少了,顺手捡垃圾现象多了。家住城中区金泰苑社区的老奶奶黄慧明,带着小学一年级的外孙女也参与到“百日大会战”的活动中来。
市民文明意识的提高,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目前,桂中菜市周边道路 、荣军路 、文笔路 、跃进路 、九头山路等城市主次干道整洁通畅 、焕然一新。
新闻推荐
卢葵副校长和孩子们在一起...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