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政府连续打出房地产调控组合拳,成为市场猛料,可以说是送上了一个超级大红包。
先是3月27日国土部和住建部联合发布了“优化土地供应,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通知,“通知”被视为落实“两会”政府工作报造中关于“稳定房地产市场政策的落地”的第一项举措,也被视为拉开了今年中央层面稳定楼市的序幕。
仅隔几天,3月30日,央行正式下调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最低4成;财政部也对二手房营业税的政策进行了调整,营业税务“5改2”。
第二天,3月31日的上午,就有朋友打来电话问我“柳州房价有没有涨?”我一愣,说才过了一个晚上,柳州不可能这么快有反应。这位朋友提到了上海传来某改善性楼盘表示要涨价的消息,每平方米提高1000元,提价幅度在3%左右,还听说一大波策划人忙着做调价的方案。
我想,春风吹来,目的是支持自住型住房 、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某些开发商借政策东风,打起大幅提价的主意,谁会接你的单?先要看看形势和自己的情况,不要抱什么幻想。
一方面,要认清现在房地产的基本情况。对于大城市 、热点城市 、未来人口流入的城市,当下是一个买房的时间窗口,购房者应该抓住这些政策的红利;但对于住房供过于求 、库存高的城市,开发商就不要抱“房价再次暴涨”的幻想,利用政策利好,想办法走量消化库存才是上策。此外,从“黄金时代”到“白银时代”,房地产如今走到一个新的周期,我们要用新思维思考和判断房地产的未来。
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开发商而言,利用政策暖意,加大走量,同时,做好内功,加快转型才是当务之急。
第一,看清自己,明确定位。在千亿规模时代,现在整个楼市已经向垄断竞争转变,传统的拿地盖楼卖房子的玩法越来越不好做,未来很多中小型房企面临着被淘汰。作为中小型房企,就得重新定位自己,抢占新领域的资源,建立专业的团队运营和管理,找到独特的生存模式。
第二,去化和回款才是王道。对于规模房企,往往习惯了过去高增长模式,但是目前对于大型房企而言,却也应该降低规模增长的贪大贪快诉求,高周转模式一旦遭遇低去化 、现金流周转不灵,就会迅速让一家公司倒闭。
第三,保利润,增效益。行业竞争激烈,房地产利润每年在以1个点的速度在下降,整个百强上市房企很多净利润也只有10%甚至不到10%,而一些中小房企如果销售不力还会没有利润。为什么万达商业地产毛利率高达42%,因为它是做商业地产,“出租比卖房更赚钱”,但是尽管如此,它还是在寻求转型,推进轻重并重的发展策略,计划成立万达商业基金管理公司,作为轻资产的资金操作平台。(蔡挺)
新闻推荐
...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