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人工湖旁边的一棵131年的龙眼树,树干的疙瘩显出它的苍老。生长于柳侯祠门口的木棉,树龄已达141年。柳州市文惠路上,车流绕开路中间的苹婆树行驶。十几年前,文惠路的扩建让这棵公园内100多岁的苹婆树的位置成为道路中央,但人们并没有让它失去生存的权利。柳州解放碑旁边的古樟树枝叶遮阴蔽日。
今报记者王剑/文 张存立/图
古树,一般是指生长百年以上的树木。在柳州市区范围内,经园林部门清点登记的古树共有446株,其中仅柳侯公园一带,就有古树71株。走进这座草木葱茏的文化名园,呼吸着百年古树独有的历史味道,风起叶落之际,那些刻写在年轮里的光阴故事仿佛在耳边回想开来。
1
桂树团团 轻诉往昔
柳侯公园古树群中,最著名的一道景观,就是由清一色百年桂花树组成的纵横两条林荫古道。近些年,园林部门运用叠石造景手法,在林荫之下点缀了数十件造型各异的奇巧景石,并在石上镌刻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的诗文佳句,表达“柳侯气节、诗韵与金石同寿”的主题,彰显柳州历史文化名城深厚浓重的文化氛围。
柳宗元于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出任柳州刺史,4年后因积劳成疾卒于任所。他在州官任上,办学倡教、种柑植柳、凿井取水、救苦释奴等,真可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柳侯死后,柳州人民将其奉为罗池之神,他的生前好友、唐代著名诗人韩愈撰文写下《柳州罗池庙碑》,痛惜一代文宗英年早逝。
鹅之山兮柳之水,桂树团团兮白石齿齿——这是1000多年前,韩愈佳句描摹出的古朴意境。如今,踏上林荫古道,走在团团桂树、齿齿白石之间,木石无言,却一直在用它们特有的方式轻诉往昔。
据公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柳侯公园现存桂花古树34株,多数分布在南门内的两条林荫古道一带。这些古树中,树龄最长的7株近150岁,另外27株也有110年左右。
记者了解到,早在清末宣统元年(1909年)柳侯公园开园之初,那些桂树就已在此扎根,是柳侯公园悠久历史最直观的实物见证。
2
筚路蓝缕 植树建园
尽管事隔100余年,我们这些柳侯公园古树下的乘凉者,仍能寻回“前人栽树”的许多确切信息。
市民赵令华女士,是文惠路与公园路交汇处一品牌时装店的老板娘。店面正对公园南门,闲暇时,她总会到公园里的林荫道上走一走,看看桂花古树。秋季桂花盛开时,嗅着沁心芳香,赵家先人筚路蓝缕、植树建园的一幕幕,又会在她脑海之中浮现出来。
清光绪年间,一个名叫赵汝铭的湖南人,带着妻儿老小,在柳侯祠西侧(今市直机关幼儿园处)搭起几间木屋、瓦房,定居下来。
他是县衙里的典史官,受命负责柳侯祠的日常管理,平时除了舞文弄墨,业余时间还爱侍弄花草。没出几年,柳侯祠周边的荒草地就被开辟成为一片水木清华的大花园。每逢金秋时节,柳州地方上的文人雅士常常相邀而至,把酒赋诗、对月赏菊。
一次,龙城求是学会会长邓子恢等人在“菊花会”上,提议将柳侯祠一带辟为市民休闲的园林胜区。这对赵汝铭来说,好比“瞌睡遇到枕头”,他立即着手拓建花园,组织家人忙活起来。
后来,这个计划还得到柳州知府杨道霖的鼎力支持。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曾被委派出洋考察,到过日、英、法、德、俄、美等国的杨道霖来柳州接任“市长”之职。他对柳侯祠旁这处“民办”园林很是欣赏,于是召集绅民开会讨论,决定“仿照日本公园之例,建立柳侯公园”,并且责令部属清理账册,落实建园款项。
资金到位后,杨知府将公园兴筑事宜交由赵汝铭专职负责,柳州商会总经理梁耀基,地方绅士莫汝封、秦树人、周传书、张玉麟等协同建园。关于那段往事,杨道霖的传世文集中能够看到详细记载:“开筑道路、堆积土山,相地布置亭榭、杂植树木,俾游人随时憩息……期以十年树荫可成,工程毕事,足为合郡雅游胜地”。
当年受委负责兴筑公园的赵汝铭,就是赵令华女士的曾祖父。赵女士说,自己这位“老爷爷”有两件事最为后人乐道:一是开浚罗池,赵典史亲自赤脚下塘,牵着水牛踩实池底;二是亲手栽植桂花佳木,如今依旧枝繁叶茂。
(下转第13版)
新闻推荐
拾金不昧好司机覃女士:昨日下午,我家小孩乘坐柳州市92路公交车回家,下车的时候不慎将自己的公交卡和钥匙落在了公交车上,后来我...
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