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歌楚
环卫女工凌晨清扫街道,被三马车撞伤倒地,医治无效不幸身亡,而逃逸的撞人者最终也落入法网,面临法律的惩罚。(详见《南国今报》6月23日7版、昨日7版,以及今日5版报道)。环卫工人在路面工作时意外被撞,这样的悲剧在柳州已不是第一起,在外地也不时发生。扫地居然也变成了一项高危工作,这样的状况,让人叹息。
环卫工人在路上作业并非没有保护措施,他们所穿的橙黄色制服,以及黄色反光马甲,都是为了显得醒目些,提醒过往车辆注意避让。但是有多少人真正注意到了路边的那抹“黄”,并提前减速做好避让准备呢?
在自然界,有些动植物为了保护自己,身上有着鲜艳醒目的颜色,人们或者别的动物一见到这样的颜色,往往就会避而远之,这种保护色被称为“警戒色”。环卫工人身上的“黄色”本来也应具备这样的功能,可是这种在自然界所向披靡的保护色,为何移植到人类身上却效果不佳呢?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我们没把它当做“警戒色”来看,没能见“黄”而警醒,没能遇“黄”而避让,在笔者看来,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漠视。
不光是环卫工人的“制服黄”,貌似道路上那些应该注意的黄色,我们都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君不见,本是提醒减速慢行的黄灯,对于一些人来说却成了加速“冲锋号”,直到交安法规定闯黄灯也被处罚,情况才有所好转;路中间明明施画了禁止车辆跨线或压线行驶的黄色双实线,可总有车子视而不见地碾过双实线任意调头,交警部门不得不在双实线之上再装上隔离栏……这种情况不改,我们的交通状况就难以改善,路上的危险也难以消除。
因此,对带着法律法规威严的“黄色”,我们要保持敬畏;而对请求避让的“制服黄”,从人命关天的角度来看,我们更要保持敬畏。只有把路上那些“黄色”都当做“警戒色”来看,该避则避,该停则停,才能让我们的道路交通环境有序而安全,让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
新闻推荐
工程名称:永意·山语城 建筑面积:130㎡设计风格:简欧 设计公司:柳州福满家装饰公司首席设计师:梁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