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游客想看一些别样的梯田风景,黄吉初不怕劳累,带领其翻越梯田。
?今年73岁高龄的黄吉初身体硬朗,步伐稳健。尽管身背重物,但仍将游客甩在身后一段距离。
?在景区门口接客时,黄吉初总是穿着整齐,面带笑容。
每次外出背包,黄吉初都将游客扔下的空瓶子捡回家,一是不让其破坏环境,二来可换点零花钱。
傍晚回到家,黄吉初赶紧做家务。他说,日子虽然清贫,但是党的政策好,在家门口搞旅游开发,让他靠力气就有饭吃,有钱挣。
□本报记者刘教清通讯员贾丽平陈燕燕文/摄
自龙脊梯田开发旅游以来,背夫就与四季如画的梯田如影随行。今年73岁高龄的黄吉初,就是其中一员。
以壮美风光著称的龙脊梯田,线条行云流水,规模磅礴壮观,吸引了国内外游客蜂拥而来,就为一睹梯田芳容。
作为龙脊镇大寨村田头组人,黄吉初一出生,就被梯田美景包围。早在15年前,龙脊梯田刚开始开发旅游时,他就开始帮游客背包了。
从景区门口到梯田的全景楼,大约有3.5公里。山路崎岖,阡陌交错,陡坡众多。起初那些年,无论重量,每背一个包,他收游客15元,“至今收50元至100元不等。”每走一趟约花1小时。
在黄吉初的印象中,游客的行李以生活用品居多,少部分是照相器材、电脑或其他特殊物品。一般情况下,重量在二三十斤之间,也有的达五六十斤。
随着管理方式的日益完善,大寨村的15个组,按每组一天轮流背包的方式进行。这意味着,每隔15天,才轮到黄吉初与本组的人到景区门口接客。
生意的好坏与旅游的淡旺季息息相关。“有时一天可跑两三趟,有时一天只接一单生意,有时一天都是‘杨白劳\’。”
这样算下来,黄吉初的“月薪”在500元左右。
有了规矩,黄吉初与其他背包客都要严格遵守。不管是雨雪,还是高温,不管是大年三十,还是大年初一,只要轮到当天背包,必须风雨无阻。
除帮人背包外,黄吉初还当义务“导游”,常向游客介绍梯田美景,还帮摄影爱好者带路,选择最佳拍摄时间和地点。黄吉初开朗的性格和乐于助人的精神,以及个人良好的大胡子形象,往往赢得游客的赞赏。
黄吉初的老伴也是一名背包客,其儿子与亲戚在寨上开了一家酒店,一家生活平静温馨。黄吉初说,他这一辈子去得最远的地方是柳州,那是帮国家修铁路。自己没读过书,无文化,无特长,全靠党的政策好,在家边开发旅游,让他靠力气就有饭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静通讯员蒋桂萍文/摄)“老人家您...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