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柳州讯(记者陈刚)国庆这几天,很多街边摊贩抓住商机兜售水果,这些摊贩销售的水果看似价格不贵,比集贸市场和超市“实惠”,市民杨先生亲历发现,摊贩打包票保证足量,自己仍遭遇“八两秤”。
10月2日中午,家住柳北区的市民杨先生,在北雀路柳空大门对面的路边,发现有微型面包车路边售卖哈密瓜,每斤仅卖1.5元,而正规经营的水果经营点,价格则为每斤2元。杨先生挑选2个哈密瓜,电子台秤显示哈密瓜共有11斤。
拿在手上,杨感觉应该没有这么重,便询问摊贩秤头是否给够,摊贩以内行的口吻,打包票保证不会短斤少两:“那种百香果轻飘飘的,称起来很轻,这个哈密瓜特别重,保证你够秤头……”
杨先生凭手感,猜测手上的哈密瓜应该没有11斤,便来到路边相邻的另一辆微型面包车,请摊贩帮称一下重量,被该摊贩拒绝。
杨只好来到马路对面的店铺过秤,称量结果并非摊贩所称的11斤,而是8.8斤!
杨先生回头与摊贩交涉,刚才还打包票的摊贩心知肚明,二话不说爽快退货。对于如此坑人行为,杨先生拨打12315投诉,方知此类无证的占道经营摊点,不属于工商部门管辖范围。
据悉,此类缺斤少两现象,对于路边摊点已成公开秘密,水果表面上看便宜划算,但“买的没有卖的精”,无良摊贩在称头上做手脚,实际利润反而更高。在龙城路柳州照相馆门前空地,就有中年妇女售卖猕猴桃,使用“五两秤”欺诈顾客,四两的猕猴桃竟称出八两,城中城管在此查扣摊贩物品,果真发现动了手脚的“五两秤”。
查处此类无证游商由城管部门负责,但城管部门并非质监部门,不具有衡器检测资质,也不会针对缺斤少两现象,督促占道摊贩“诚信经营”,而是采取暂扣经营物品、对占道经营行为依法行政处罚的方式,“一锅端”进行查处。
新闻推荐
车多人多使很多人对“十一”黄金周旅游产生畏难情绪。图为10月5日,重庆磁器口古镇景点内人山人海。 新华社发广州的老街很有味道。 受访者萍供图去长隆圆了女儿的小小愿望。受访者萍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