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解放南路南端上世纪初曾称福建街,得名是因近旁有一座福建会馆,会馆建于清雍正年间,大门原向东,后改南向,背靠城隍庙。大门前会馆占地颇广,有一块地坪。地势颇高,一路有码头直通仁恩坊而达江边。大门横匾榜书“福建会馆”为地方名人(原籍福建)高景纯书。
建筑有福建地方特色,正殿屋脊上塑双龙抢珠,正屋两侧皆有偏屋,厅堂凡三进,均建天井。墙体为水磨清水砖,门窗雕刻精细,各殿均为大型叠梁式结构。大殿中供天后娘娘即妈祖,两侧为八仙女,姿态各异,生动庄严。香炉用铁链悬于梁下,风格独特。
妈祖是古代航海船工 、商旅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相传是福建莆田林姓人家的女儿,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从小就持斋吃素,侍奉神灵。
她羽化升天后,经常在海上救难,保护人民船只平安,于是受皇帝敕封为“天后”“圣母”,于是各地立庙祀之。妈祖为福建人,故柳州的福建会馆有天后娘娘塑像。
1938年底,柳州文化界抗日救亡协会在会馆中建救亡剧场,此间又在馆内创办私立黄花岗小学,抗战后改建为戏院。1950年为人民礼堂,1954年为柳州剧场。上世纪末城市改建,遗址无存。
新闻推荐
11月13日下午,我们三十六中及附小的40多名同学齐聚多媒体教室,参加了第一次小记者培训,我校的小记者开班啦!担任这次培训任务的是《柳州晚报》的黄编辑。我们一进教室,他先热情地发给每个同学两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