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运奇看20日《柳州晚报》8版“我的城市我的家”专栏得知,离和平农贸市场仅20米,摊贩们为了省下几块钱摊位费,甘愿日晒风吹,冒着影响市容市貌、妨碍交通、危及自身和行人安全的风险,非要在市场外乱摆乱卖。10月13日,柳南区城管执法人员,本着一颗为民服务的热心,对龙屯路一铁道路口的乱摆乱卖现象进行整治,并表示要立章建制 、长效管理。
这一行动深得当地居民拥护。
这种现象的报道,在“我的城市我的家”专栏里,经常可以看到。基本上都是整治一下子,就会好上一阵子,能真正达到目的,收到群众满意效果的不多。究其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城市在一天天扩容,市民在一天天增多,对生活必须品的购买力在一天天增强,自然农贸市场也一个接一个的应运而生。在此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尽管城管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但 毕竟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说建章立制、长效管理容易,因管理力量严重不足,要达到目的,收到良好效果实在不易。所以一心想管理好城市的城管人员与一心要谋利的摊贩之间,多年来经常玩“躲猫猫”“游击战”游戏,也就不足为奇了针对有正规市场不愿进,偏要在市场周边乱摆乱卖现象难以改变的现实,细细思量一下,摊贩们到底想的是什么?一针见血:盈利。不管是政府、单位或个人投资兴建大大小小的农贸市场的初衷是什么?开诚布公:利民。市场建起来了,为何摊贩不愿进,无非是摊位费太贵,以赚点小钱养家糊口的摊贩难以接受。在此情况下,政府就应该勇于担当地站出来,协调好各方关系,让投资者心为民所系,降低摊位费;情为民所用,让利于民。可以想象,如果各区政府对所管辖的农贸市场都真正认真地管理起来,再难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别的先不说,就拿笔者比较熟悉的北站菜市为例,稍加思考,就能使人悟出不少道理。
北站菜市几年前已修缮一新,投资者不知是谁,估计是花了不少钱。当时我们这些菜市的老主顾,以为这下可皆大欢喜了。殊不知,摊贩及菜农们,宁愿冒着日晒雨淋,挤在菜市边的路旁或羊肠小巷内,甚至经常和城管执法人员“躲猫猫”,也不愿归行入市,进菜市二楼经营。究其原因,摊位费贵!对此现象加以权衡,菜市二楼宽敞明亮,却长期空无一人。不管是谁投的资,钱花了,却毫无价值,实在令人痛心!要是投资者在考虑问题时,能顾及到各方的利益,本着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发扬风格,让利于民,降低摊位费;甚至全当是为社会奉献了,进二楼摆卖不收费,也算是物尽其用,避免资源浪费了;如此就会给大家留下好口碑,让人心充满温暖和希望;无论从哪方面考虑,不管用什么方法把问题解决了,都比无人问津长期丢空的强!
新闻推荐
○○通讯员韦琴↑10月23日上午,胜利街道党员、团员青年才艺竞赛在桂饼文化博物馆拉开序幕。活动中,党员、青年团员们参观了广西第一家以糕饼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博物馆——柳州桂饼文化博物馆,了解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