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铎
12月18日晚上9时许,在柳州市航一路来福新居的斑马线上,有两名行人被汽车撞飞,肇事车辆不仅未停车救人反而迅速逃遁,目前其中一名伤者仍未脱离生命危险。(详见《南国今报》昨日6版、今日3版)
又是一起斑马线撞人事故,而且还是在柳州市各界大力倡导并开展“礼让斑马线”活动时发生,着实令人唏嘘和不解:是有关各方宣传和惩治力度不够?还是有些人根本不把“礼让”当回事儿?
其实就某种程度来说,有关各方做得已够多:在《南国今报》推出“聚焦斑马线”系列报道后,连日来,柳州交警启动电子警察抓拍“不礼让”车辆并每天在媒体上公布,交通局召开“礼让”动员会,公交公司和各出租车公司等行业代表发声带头礼让……而不少市民和网友都发现,柳州大街小巷上“礼让斑马线”的司机多了起来。
那为何如此恶性事件还继续发生呢?看来得从一些驾驶员自身找原因了。笔者斗胆揣测,是这些人把“礼让”当作了“鸡肋”看待。何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是也。对有些人来说,似乎“礼让”是可有可无之事:让是在做好事,不让也心安理得。其实,于法于情,“礼让”都是“正餐”而非“鸡肋”。
于法来说,《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广西道路交通安全条例》都作出明确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不礼让”是违法行为。
于情来说,“礼让”实际上也是在为自身和他人的幸福着想——你一脚油门踩下去,不光可能伤害行人的身体甚至生命,也会给自己带来处罚、赔偿甚至牢狱之灾。而再换位思考,驾驶员也是行人,总有过马路的时候,若大家都不礼让,遭殃的也许就是你我他,也许就是我们的亲人!
所以,开车上路,千万别不把“礼让”当回事儿。遇行人过斑马线,你的礼让一停,不光代表了守法和文明,更是给自己和他人的幸福构建了一道安全屏障。同时,这座城市也会因你的礼让,而变得更加温暖。
新闻推荐
厂房招租靓房出售广告刊登2837784...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