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维国居住在鱼峰区柳依社区开元小区的居民,大多是原橡胶厂的退休职工,是工友,也是邻里。居民小组长邹燕珍因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将邻里缘分发展成了亲情。居民们都说:“邹燕珍是个难能可贵的好人!”(详见7月4日《柳州晚报》)邹燕珍是个难能可贵的好人,也是一个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好邻居。在点赞“好邻居”的同时,每个人都应反躬自问:我是不是一个“好邻居”?无论身在何处,都会与人相邻,除非独自住在深山野林。在繁华的都市中,一栋栋高楼大厦,人们进进出出,早出晚归。有多少人会时常主动敲敲邻居的门,与邻居聊聊天、谈谈心?有多少人与人相邻多年却形同路人?又有多少人在邻居困难危难之时伸出援手?这些问题没有确切答案,只在每个人心中,却真实存在于现实中。
一栋栋单元楼,一道道防盗门,让近在咫尺的邻居成为远隔天涯的路人。有一句网络流行语,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在与你一起吃饭,你却在低头玩手机。邻居之间的距离很近,可当我们彼此互不往来,形同路人,再近的距离也变得遥不可及。套用这句网络流行语,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与你相邻而居,彼此却形同路人。
远亲不如近邻。得好乡邻胜过亲。多年邻居变成亲。家有患难,邻保相助。亲帮亲,
邻帮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这些耳熟能详的词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每个人都能倒背如流,但贵在知行合一。
邻里关系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融洽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需要每个人的行动,像邹燕珍一样,做邻里和谐的践行者,而非旁观者。能否做一个好邻居,在于我们内心的“情感距离”。有一颗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心,彼此就没有距离;反之,近在咫尺,也远隔天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在路途,而在内心。邻居相处也好,人与人之间相处也好,能不能和谐相处,取决于内心的“情感距离”有多远。做一个好邻居,从“心”行动,邻里和谐便水到渠成。
新闻推荐
小记者柳南区实验小学127)张皓然你知道你的大脑有多少潜力未被开发吗?你知道最简便的记忆方法是什么吗?6月26日,我们小记者坐在柳州日报社的会议厅里,参加“最强大脑高效学习法”观摩会,共同感受快速记...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