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柳州,百里柳江,历史悠悠!
柳州地处桂中,又作为西江黄金水道上的工业重镇,其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是西南交通枢纽,自古就有“桂中商埠”之称。随着历史的推移,城市的发展,柳州“桂中商埠”的地位有所没落。近年来,柳州市实施“经济升级、城市转型”,再次重视第三产业,计划重振“桂中商埠”,“桂中商埠”复兴之路,如何大步走,众人拭目以待。
千年古城商贸繁荣昔日骄傲情结始存
6月9日……
清晨时分,新人黄先生和梁小姐早早来到东门城楼前,准备拍摄婚纱照,让老旧的青砖与历史见证他们白头偕老的誓言……柳侯祠前,太极拳韦师傅正在教朋友练习太极……
中午时分,覃小姐牵着情人陈先生的手来到小南路“粤式骑楼”群的餐馆里就餐……在修缮一新的太平西街街头,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72岁的张阿婆拿着街道旧貌的图片感慨说:太平圩(老柳州人习惯叫这里太平圩,也是柳州作为“桂中商埠”的重要商贸区域)何时还能出现曾经人来人往的景象……
傍晚时分,来自广州的游客李先生在谷埠街国际商城闲逛,柳州棺材的工艺品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他一下就买了5个准备回家送给朋友……
民间自来有句谚语:“食在广州,穿在苏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死在柳州”乍听令人惊奇,实际是指,早在古时,柳州棺材就因质量出众,木质紧实,坚韧而轻,不生虫蚁而名满天下。古人以身后能用上柳州棺材为荣。
虽经时代变迁,移风易俗,柳州棺材业逐渐消失,但棺材文化却沿袭至今,仍然享誉盛名。在柳州的众多礼品店,精致小巧、工艺考究的棺材十分热销,“棺材、官财,升官发财”,工艺棺材如今所富含的吉祥意义,让其成为柳州人自豪而独特的情结。
柳州的棺材出名,其实是柳州千年古城繁荣的商贸与“桂中商埠”辉煌历史的一个缩影。柳州棺材的精品木材,古时大多来自柳江上游的三江、龙胜等地,柳州水路陆路四通八达,木材运输只需沿江而下,即可直达柳州,再中转至贵州、广州、香港等地。也正因如此,柳州在宋代之后,逐步发展为广西中部商业中心,街市繁华,人烟阜盛,“桂中商埠”地位就此奠定,让柳州人引以为豪。时至今日,无论是站在东门城楼下,还是在谷埠街闲逛,柳州人始终不忘昔日地位,桂中商贾历代传下的血液和情结,依然在身体里流淌不息。
“桂中商埠”发展史兴起没落又重振
古时码头百货琳琅、商贾熙攘、吆喝声不绝、盛极一时的景象,让柳州有了“桂中商埠”之称,然而,历经繁荣兴起,再遇无奈没落,“桂中商埠”当下重振待兴。
柳州地处桂中,自古以来就是西南交通枢纽。早在西晋时期,古人就开辟了柳州通贵州的驿道,隋代又开通至越南的道路,之后,柳州至古时桂林、南宁的水路陆路相继开辟,交通枢纽地位突出。
在元、明、清时期,手工业、商业进一步发展。光绪末年,柳州兴起办实业的新风,当时的“市长”——柳州知府杨道霖认为,柳郡实居全省之中,柳江环绕,……一切转输、汇兑、贸易等事皆以柳郡为总汇之区,并且提出“设立商埠,振兴农业、商业”发展思路,“桂中商埠”更是名声大振。
另据文献资料记载,“桂中商埠”的兴盛时期,古代宜州、融水、柳城等诸多周边地区的盛产之物都汇聚柳州转运,柳州城区工商业迅速发展、布匹、百货、米谷等行业集中,货物吞吐量大至码头紧密修建,运销多地。至近代,柳州“桂中商埠”地位越来越显著。
遗憾的是,近代洋务运动带来“创办实业”思想,柳州开始重点发展手工业、工业,柳州逐渐成为工业重镇,工业地位堪称“广西的心脏”。但柳州工业成为“长腿”同时,第三产业发展“捉襟见肘”,加上早些年交通规划调整,柳州“桂中商埠”地位则日益没落。
好在,近年来,柳州规划由第二产业主导型城市,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共同主导型城市转变,打造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格局,重振桂中商埠。
“桂中新商埠”仍待兴现状布局缺规划
“桂中商埠”复兴之路,行进如何?随着柳州市全面实施“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构建桂中新商埠”战略,柳州商贸发展提速,但囿于诸多因素制约和影响,势头仍不足,尤其是南宁和周边省市的商贸建设发展红火,柳州虽在努力,但目前难以赶超。柳州商贸格局和现状的改变,需一注强心剂,需一个结实有力的带跑者,给“桂中商埠”复兴之路加注强大动力。
就柳州商贸现状而言,业内人士表示,柳州现在商圈分布广,大小市场繁多,却未能“捏成拳头”,共同发力,虽“百花齐放”,却又“各自凋零”,未能打造出“桂中商埠”盛况。
首先,柳州商贸现状“多而散”。目前。柳州市区共有大大小小的市场一百多个,包括农副产品、日用工业消费品、钢材、汽车、建材、装潢、奇石、家具、竹木等种类,数量众多、门类比较齐全。不过,这些市场多集中在旧城区和中心城区,存在交通拥挤、停车困难、营业面积难以扩大等问题,限制了商贸企业进一步发展。
其次,柳州几大街区商业布局不够合理。目前,柳州形成以龙城路、鱼峰路为主体,以大型商场、宾馆、大厦为支撑的中心服务区;以红光路、城站路为主体的机电产品、零配件和原材料的贸易街区;以红卫仓、柳北钢材市场及西环生产资料市场为主体的生产资料贸易街区;以柳邕路为主体的粮食、水果、农副产品的贸易街区;以西环、东环路为主体的家具、奇石贸易街区;以白云市场、金地市场等为主体的家电、旧货贸易街区。这些商业布局的定位不够清晰,企业间以“单干”为主,少有横向联合,缺乏销售、采购、服务网络搭建的整体实力。
另外,柳州目前马路市场、大棚市场众多,经营管理混乱无力,影响消费者购物体验,影响城市市容市貌和商业形象,给城市管理带来麻烦,也让经营者“自找麻烦”,经营受到极大制约,更难以加强经营,成为规模。
商贸复兴看城南领跑者柳州毅德城强势崛起
柳南区域作为柳州南大门,古往今来,都是柳州航运物流的集结点。在历史上,柳南商贸物流就十分繁荣,改革开放后更是百业兴旺。1994年,柳南区率先实惠“退出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战略,制定优惠政策,兴办各类专业市场,经营范围广泛,品种较齐全,批发多兼顾零售。发展商贸物流,柳南经验深厚。柳江区也有湘桂、黔桂、枝柳三线过境,区内9个火车站,道路四通八达,紧邻民航站。
柳南区作为柳州商贸发展的重区,汇集人流与经济的双重优势。如今柳江撤县设区,柳南柳江紧密联结,形成“大柳南”,区域大小和人口数量急速猛增,柳州版图大大拉宽,“大城南”区位优势更加突出,建设红火,发展迅速。“桂中商埠”的复兴,力量必将集中在城南。
一直以来,在兴办专业市场,发展商贸服务业的同时,为做大做强城区经济,柳南区十分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和重视疏通对外贸易渠道,充分利用交通枢纽优势,增强商贸物流辐射范围,近至周边省市,远至东南亚国外市场。
商业上,柳南万达广场、大润发的入驻,提升着区域居民的消费水平。地产上,随着金科、融创两大地产大鳄的开发,区域价值加速提升。柳江区投资上百亿元的十大工程项目开工,涵盖白莲大道、柳州毅德城、启迪科技城、岜公塘湿地公园、体育公园、兴柳路、市民广场、柳江大道、西二路、新城小学10个项目,加上轻轨1号线、路网完善等,“大城南”发展前景蔚为可观。
由此可见,城南区域将长期占据城市商贸的重要地位,“桂中商埠”的再次繁荣,将在城南这片热土之上呈现。在各大项目之中,柳州毅德城总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投资共68亿元,是中国西南地区规模超大、业态超全的综合商品交易市场集群,将成“柳来河”地区乃至中国大西南及东盟地区的商贸物流核心。
目前,柳州毅德城建设进度节奏尤为快速迅猛,已完成独立展示区(商铺)的基础施工,部分建筑已经封顶并进入外立面铺装阶段,宏大项目已现雏形,气势霸溢,“桂中商埠”复兴之路领跑地位,柳州毅德城将当仁不让。
(刘思艺/文何俊涛/图)
新闻推荐
报名时间:2017年6月12日-2017年6月23日(周末不设报名)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2∶00,下午3∶00-5∶00报名地点:柳州市八一路65号南国今报大院四楼报名方式:①现场缴费报名;②如果是子女帮老人报名,可添加微...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