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来,他一直用时间把书法刻进石头里。每幅书法都不会留下他的名字,只留下他用刻刀和铁锤凿下的神韵。
铁笔写江山,留字不留名——他就是柳州市园林局都乐公园石刻大师彭宁刚。
彭宁刚不到20岁就师从石刻大师李秋成学艺,30多年来“笔耕不辍”,都乐公园的石刻书法几乎都是他的杰作。
在都乐公园书山摩崖上,有“天下都乐”4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书法是由电影艺术家赵丹1978年游览柳州都乐岩时挥毫写下的。1980年,还是学徒的彭宁刚,辅助老师李秋成把这4个字刻在摩崖石上,成为都乐公园一景。后来,彭宁刚陆续把全国各地书法名家的墨宝刻上书山石壁上,至今已有200多幅。书山成为全国第一座摩崖勒石精刻现代书法碑林。
“要用刻刀表现书法的抑扬顿挫、笔画神韵,难度很大,不是一年半载能做到的。”彭宁刚说,比如“横”,起笔一顿,力道大,表现在石刻上就要刻得深一些;接着提笔右行,逐渐浅刻;等到收笔,又深刻。至于深浅,全靠个人对书法的理解与悟性。
半辈子专心做一件事,就可能成为大师。
本报记者 覃伟立 通讯员 张荣兴 陈曦雨 文/图
新闻推荐
小记者“行走的课堂”(第7期)优秀作品(四) 参观垃圾填埋场 看生活垃圾如何“变废为宝”
扫码关注今报小记者俱乐部微信公众号小记者们实地参观立冲沟垃圾管理所。今报记者伍蹈摄小记者优秀作品选登6月4日,近30名小记者在今报记者的带领下,来到柳州市立冲沟垃圾填埋场,了解生活垃圾处理流...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