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柳州讯(记者刘山)柳州在部分小区试点“垃圾分类”,但实际效果并不乐观,分类垃圾箱形同虚设。柳州试点分类垃圾处理为何行之无效?6月14日上午,记者从柳州市市容管理局与市政协委员面对面座谈会上获悉,垃圾中端分类和末端处理设施尚未建立等问题,亟待破解。
今年柳州两会,柳州市政协委员周发良提交《关于柳州市垃圾处理的建议》提案,建言打造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示范园区,并把专用的垃圾分类箱合理安放到小区,用于回收各类垃圾。该委员还建议,通过实施“政府-企业-社会”多赢互动的垃圾回收再利用模式,鼓励居民将垃圾投入到专门的分类垃圾桶内。
《关于柳州市垃圾处理的建议》列入2017年柳州市政协领导督办重点提案,由柳州市市容管理局承办。面对面座谈会就该提案作出答复,柳州市市容管理局介绍,柳州市正在积极筹备建设静脉产业园项目,待项目完善即可实施垃圾分类处理。
柳州市市容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柳州市2015年试点“垃圾分类”,目前已在250个物业小区配置了分类垃圾桶。试点分类刚开始时,有居民在家里将垃圾分好后,投放在分类垃圾桶中。但由于中端分类处理基础设施单一,无分类收集,各城区环卫部门仍通过简陋的三轮车进行垃圾清运,倾倒在垃圾中转站。
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管理缺乏资金支持,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形成,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存在诸多困难。柳州市市容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柳州垃圾末端处理设施正在规划实施,规划建设的静脉产业园集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危险废物安全处置为一体,将可解决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
新闻推荐
摩托艇拖着“水上沙发”江心抛锚 一男两女被困,所幸水上城管快艇恰好经过,及时施救
南国早报柳州讯(记者陈刚通讯员刘菲菲)6月13日下午,一名青年男子驾驶摩托艇,拖拽两名乘坐“水上沙发”的女子,在柳江水上尽情娱乐。不料摩托艇出现意外熄火,三人被困在江心。水上城管的快艇恰好经过,立...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