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林锦能寻找58年前在一个个深夜给他们提供热饭菜的好心大姐们。
今报记者李宁琳文/图
寻找人:林锦能,76岁
被寻找人:廖明英,郑阿英,78-80岁
寻找发生地:柳州
寻找心愿:感谢你们58年前的照顾,那一份深夜的温暖,半个世纪不曾忘怀,想再对你们说声谢谢!
寻找故事——
今年76岁的林锦能,老家在玉林,他来到《寻找》,希望寻找到58年前在柳州无私给予他帮助和照顾的好心大姐们,让他的一生都心怀感恩。
1
孤身到柳州
58年前,18岁的林锦能从汽车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柳州水利部门工作,工作岗位是司机。
独自一人远离家乡来到柳州,这对于一个刚成年的年轻人来说未免有些害怕和彷徨。林锦能说,他的工作是每天负责接送同事到各个水利站点去工作,那时候,城市和乡村之间没有高速公路,有的路还十分难走,因此他经常天没亮就出车,天黑了才回到柳州。
那时候他们班组一共有6名司机,都是单身汉,住的是宿舍,没有家人可以做饭,于是大家每天出车回来饥肠辘辘,却找不到饭吃。当时的柳州不像现在这样发达,有满街的消夜摊和大排档,若是错过了饭点,单位食堂收工了,他们便很难找到饭吃。
于是,吃饭问题成为了他们这群单身汉的头号难题。
2
“深夜食堂”里的温暖
有一天出车回来已经是晚上8时多了,林锦能和同事又在为晚饭没着落的事情发愁。这时他们在沙街(原老柳州五角星一带)发现一家名叫“柳江饭店”的小店还在营业,于是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走了进去。
得知这些年轻人因为工作耽误了吃饭,店里的服务员二话没说便为他们张罗了几份快餐,让他们在寒冷冬夜吃上了一顿热饭菜。
林锦能说,这顿热饭菜简直是雪中送炭,此时远离家乡的孤单和心中的惆怅涌上心头,他们吃着吃着便忍不住落下泪来。
后来,这家小店便成为了林锦能和另外5名司机的“深夜食堂”——因为无论多晚,这家小店都不会将他们这些深夜到访的食客拒之门外。
林锦能还记得,那时候他们都很年轻,饭量大,有时一份饭菜根本不够吃也不敢吃,因为每个月的收入都不够饭钱,但这家小店的服务员总是会给他们多加一些饭菜,不够了还给他们添,就这样,他们和两名在“柳江饭店”工作的服务员熟悉了起来。
林锦能说,这两名服务员比他们年长三四岁,一名叫廖明英,另一名叫郑阿英,当年都是22岁左右,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让他们这一群来自外地的司机感到了在异乡的温暖,饭菜也特别好吃。因此,每次深夜出车回来,这个小小的“柳江饭店”就是他们在柳州的第二个家。
3
寻找失联56年的“深夜温暖”
1961年8月,林锦能参军离开了柳州,等他1967年8月退役回到柳州的时候,已经与这两名大姐失去了联系,再也没有相见。
58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但却无法磨灭那些在“柳江饭店”的温暖时刻,更无法让林锦能忘记的是“深夜食堂”里那一盏温暖的灯光,无论时隔多久,他仿佛都能闻见那阵熟悉的饭菜香,还有两名大姐每天等待他们归来的笑脸。
林锦能说,如今他们当年的6名司机中,已经有5名故去,只剩下他一个人,他特别想念那两名曾经给过他们温暖的大姐,或许她们不知道,因为她们好心的照顾,让这些远离父母的年轻人心怀感恩,并且将这份感恩铭记了一生,想找到这两名好心大姐,也是他们当年所有司机的心愿,希望能再对大姐们由衷说一声谢谢!
新闻推荐
《深夜酒驾电动车冲下激流小河》后续 失踪男子被找到 已不幸身亡 另一名失踪女子仍下落不明
今报柳州讯(记者黄远来)6月20日晚上11时25分左右,一辆载着3人的电动车突然冲入柳州市柳江区进德镇三千村猫公山屯一条水流湍急的小河中,除一人自行游上岸外,另外两人(1男1女)被激流冲走,生死不明(详见今报...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