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小小的百香果,如何撬动大产业,开拓新经济业态?
“百香果你们都吃过,它的皮你们吃过吗?”12日,市委书记郑俊康在主持召开市委工作报告座谈会向各县区征求意见,谈到现代特色农业时,聊到了这枚貌不起眼却极具市场价值的“黄金果”,“百香果的皮做果脯,一罐卖到18元,这便是创新!”
“借果生财”,实际上柳州市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记者从市农业局了解到,柳州市引入百香果可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自2013年起,百香果的种植进入较快发展阶段,由1000多亩发展到如今约1万亩,在各县域及柳东、柳南、柳北区均有种植,主产区在柳江区,占全市总栽培面积80%以上。目前柳州市百香果主要栽培品种为“紫香一号”,其他品种有“黄金百香果”“台农1号”等。
因其独特的风味及高营养价值,近年来百香果一跃成为水果界的“新贵”,市场的追捧,让柳州市不少企业也嗅到了商机——据统计,柳州市现有规模以上百香果加工企业2家,种植专业合作社19家,年产量约1万吨。在经营模式上,近年来柳州市百香果种植正逐步向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发展,吸引了较多的个体老板到农村承包土地投资百香果种植。目前,全市50亩以上的百香果种植大户有40家,大户种植面积超过6000亩,占整个全市种植面积60%以上。
“销售上主要依托两个深加工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的运行模式,由企业与种植户签订购销合同,公司统一定价收购,并设定收购保底价。”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订单生产既解决了农民种果销售的后顾之忧, (下转二版)
新闻推荐
初冬来临,天气渐冷,柳州融创·九棠府项目工地的建设依旧如火如荼。作为柳南区少有的纯改需项目,项目对形象的建立随着“家”的进程,模样越来越清晰。12月的“家书”如约而至,从鸟瞰图能看到工程施工正...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