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尘
暮秋伊始,官塘进港大道(也叫东洛路)的夜晚,有了与现代都市街道一样的灯火。一路的“夜明珠”,少量的过往车辆,园林般的大道,让附近居民多了饭后消食的好去处。我常常在傍晚沿着进港大道,往官塘大桥方向骑行,时常看到那连绵不断的路灯,从最初淡淡的橘黄,慢慢变成璀璨明亮,最终化作一条跌落人间的银河。
从进港大道路口到官塘大桥的路段属于院校区域,路边一所学校接着另一所学校。庒稼、山野、花草、院校……各种风景在各自的“展示厅”里不肯安分守己,它们交相辉映,竞妖娆。最吸引我的要数院校里蓬勃的青春气息,恰逢校园广播时间,男女主播各一人,声音有些喧嚣,隔着多棵洋紫荆树和大片水域,那犹似蝴蝶挥动翅膀的声音,你听得见,我也听得见。
有时,我甚至停下来,丢下自行车,坐在花圃水泥隔离矮墙上,往院子里看。看到很多或奔跑或练操的身影,如果看到他们整齐的步伐,听到他们震天的口号声,感觉是这些年轻人把整条官塘大道抬到半空,让人看到整个柳东新区更美好的明天。曾看到在草地上围坐的他们,有人怀抱吉他自弹自唱,唱的深情,听的陶醉;也曾“经过”他们的恋爱,一男生与一女生,十指相扣,两人隔着一拳头的距离,面对面挺直地站着看对方,那眼神像山涧的溪水般清澈透亮。青春岁月,刹那芳华,过来人懂的不一定比他们多。
有一天,我骑车经过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对面的人行道时,听到响亮的读书声。与人行道有些距离的草坪上,站着一位如白杨树般的年轻人,双手持书,头微低,抑扬顿挫忘我地读。宽阔的官塘大道,过往的车辆不密集,路边有个快车候车点,只有两三个人在候车,官塘大道不喧闹。
之后,连续好几天,我都差不多在同样的时间段里看见他。有好几次,我有停下来靠近他的冲动。想知道他朗读的具体内容,好奇他到底长什么样,又担心惊扰了他,于是继续骑行。身后,书声琅琅。
再后来,一连十几天,他都没再出现,感觉里,官塘大道似乎少了什么。
那天傍晚,下着零星小雨,天色早早地暗下来,吃过晚饭,我又骑行去了。微雨中的官塘大道很静谧,空气里满满的美丽异木棉香味。我看到那个读书青年,站在一棵美丽异木棉树下,手持书本,有一束光打在书本上。这是我看到手机电筒最美的光束,那一束光和读书的剪影与那棵满树繁花似云霞的美丽异木棉一起,像是凝固在低空里的烟花。
现在,我坚持每晚去骑行,去看看每天都在“长大”的官塘大桥,想像这座跨江大桥竣工后的雄姿。有时会看到那个年轻人,有时看不到。偶尔我会揣测,他来自哪里?读什么专业?喜欢柳东新区吗?假如有机会与他面对面,我想像记者那样采访他。这样想着,不经意地抬眼,看到马路对面院校的图书馆,楼上楼下,灯火通明。
新闻推荐
当下,正处节前家具抢购的高峰期。安置新居或者更换部分新家具,扮靓家居迎接新年,是许多家居消费者的大愿望!春节不断临近,大家赶时间,重质量,选服务。而名豪家具以集团优势,用周全、快速的服务和优质的产...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