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记者粟桂利)去年6月,柳州市启动了“史上最严”排污准入机制,柳州两面针纸业有限公司取得广西第一张国家统一编码的新版排污许可证。1月22日从柳江区环保局获悉,今年1月下旬,柳江区核发了首张国家统一编码排污许可证给柳州地区水泥厂,这意味着“史上最严”排污机制已覆盖到柳州市县区。
2015年1月1日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我国境内所有排污单位均要持证排污。柳州市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启用全国统一的排污许可证信息平台,按行业分步实现全覆盖,去年完成13个重点行业30家企业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到2020年,基本可完成所有行业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工作。
据了解,“史上最严”排污准入机制体现在,企业申请排污许可证的申报材料需要通过国家环保部排污许可办的审查与市行政审批部门的审核。新版排污许可证载明了企业涉及排污的所有相关信息。企业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监管,转变为主动自证守法。即企业领证后必须依法严格履行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污染物的排放须严格按照要求执行,还须保存好“产污、治污、排污”的全流程数据链。
在监管方面,柳州市将按证排污纳入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对违法企业及其相关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及限制市场准入、停止优惠政策等联合惩戒措施。在日常的具体监管工作中,采取“三不三直”(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现场、直接督查、直接曝光)和“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向社会公开)形式,强化现场监管,依法从严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数据显示,去年,全市检查排污单位266家,立案处罚56家,处罚金额335.47万元。其中,移送公安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11件,限制生产11件。同时,柳州市特别加大钢铁、火电、水泥、造纸、制糖等重点行业企业监管力度,完成了全市钢铁等8个行业超标问题整治,确保大气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此外,柳州市对排污企业已全面实施红黄牌警示管理。即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属地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动态更新与定期公布相结合”原则,对企事业单位实施环保红黄牌警示管理,加大企业环境警示力度,增强企业以第一责任人解决自身环境问题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记者梁莎莎、通讯员王广辉)用旅游包装工业名片,让工业遗产玩出新花样。柳州旅游有的不只是春花秋水,还有来自工业的“诗和远方”:1月26日,《中国旅游报》2版刊发《工业旅游成为柳州的城市新名...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