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环抱 屋居其中。
建在桐油山上的庭院。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隐居山林大多存于古时文人墨客追求宁静生活所赋诗词之中。近日,一些市民从马鞍山瞭望桐油山时,发现桐油山中竟有庭院,并向记者提出“三山怀抱,位居其中,风水挺好,但这屋怎么看都是违建”“在美丽山窝建房子,不是违建难道还是山庄?”的疑问。
据了解,2013年5月6日,《柳州晚报》在头版刊登了这座庭院的大幅照片,并披露了庭院的情况。“李家的山腰老屋确实办理了一张20多平方米的土地证,只是目前的规模已经超出了规定范围。”(摘自2013年5月6日《柳州晚报》)
随后,记者向鱼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了解到,2013年5月24日鱼峰区城管执法局向市规划局提出了认定庭院是否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请求,同年5月26日,市规划局回复“经核实,现状房屋与原临时建筑许可证建筑不一致,系未经许可建设行为,同意责令拆除,并处违法建设工程造价1%,即5000元整罚款”。
鱼峰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3年9月9日执法局就向李某下发了执法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其限期拆除。但李某接到处罚决定后立即向鱼峰区政府法制科提出行政复议,而后又向鱼峰区法院起诉。但至今法院未开庭审理此案件,所以庭院的拆除事宜也就搁置至今。
今年1月23日,记者与执法人员从五里卡粮库马鞍山分库大门进入了这藏于深山密林的“世外桃源”。经过短暂的山间小路,李某叩开了庭院的大门,鸡舍、鱼塘、绿树、房屋呈阶梯式分布。而在庭院的各个房子里,记者看见有一整套的生活、种植、养殖工具,如乡村农舍一般。
经现场核查后,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这间庭院就是2013年《柳州晚报》刊登的山腰老屋。“李某原来确实办了一张20多平方米的土地证,但2013年执法人员测量改庭院建筑面积差不多170平方米,已远远超过土地证面积,而现在李某又扩建了一些。”
劝导自拆 否则强拆
据李某介绍,他的父亲上个世纪80年代来到五里卡粮库马鞍山分库工作。“由于父亲在粮库的宿舍比较小,一家人住得很挤,所以父亲就带着家人一同在山上‘开荒\’,建起了这座庭院,直到1992年庭院才具备基本生活条件。”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某的几个兄弟和自己的孩子分别去了别处工作,只剩他和妻子还留在粮库。“前几年父亲成了先人,随后又把腿脚不太利索的母亲送去在南宁工作的兄弟家里赡养,所以现在这里只有我和老伴了,老伴多数时候都在粮库的宿舍,只有我经常上山住。”李某说。
鱼峰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李某在山上的庭院已在2013年被确认为违建,现在又在违建的基础上扩建,执法部门将会重新向李某下发执法文书。“我们将劝导李某自行拆除,若李某不愿意我们会予以强制手段。”
据该名负责人介绍:“在拆违过程中,执法队员也曾遇到证物不符的建筑,一经确定是违建,我们都会坚决予以拆除。”
本报记者 文鑫豪 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新春将至,年味渐浓,为了传承中国人过年的传统习俗,同时推动在职党员“四联双报到”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日前,柳南区河南新村社区联合市江滨公园管理处在社区会议室开展“春节送对联关爱进社区”活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