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新闻 柳江新闻 柳城新闻 鹿寨新闻 融安新闻 融水新闻 三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柳州市 > 柳州新闻 > 正文

过年新民俗 年味扑面来 本报记者走上街头随访市民感受别样幸福感

来源:柳州日报 2018-02-06 09:34   https://www.yybnet.net/

年夜饭、守岁、穿新衣、压岁钱、庙会……过去传统的春节民俗绵延至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给节日注入了一些新元素,形成了不少新的民俗。

天天穿新衣 不用等新年

“我小的时候,家里不富裕,一般每年只买两次新衣服,一次是夏天,一次就是过年。现在天天都可以穿新衣服,过年也就无所谓新不新了。”5日中午,在桂中大道一个小区的门口,38岁的李红苹女士正在签收快递,这是她在网上买给孩子的新衣服。

李红苹在柳州市一家企业从事财务工作,她说:“过年前要加班,小孩放寒假要有人管,哪里有时间逛街?现在还好,能在网上给孩子买新衣服。我就无所谓了,新衣服什么时候都可以买,不用赶在过年前。”

随着社会发展,一年四季穿新衣的市民越来越多。“新春穿新衣”的理念逐渐改变,反映的却是市民生活富裕,社会商品供应充足,年年气象更新。

过年去新家 团聚在远方

“我们去北京,去女儿家过年。”5日上午,柳州火车站进站口,韦庆国与谭素梅老两口正等着进站乘坐高铁去跟孩子团聚。

谭素梅想着晚上就能见到女儿和外孙了,笑得几乎乐开了花:“我女儿和女婿在北京工作,2017年外孙刚出生,女儿不方便回来,我们俩都退休了,也没什么事,干脆就去北京跟她一起过年。”

在很多人的传统观念里,过年大多是年轻人回老家看望父母。但随着社会变迁,许多年轻人在外工作,难得回家,头发花白的老人去外地与孩子团聚屡见不鲜。

现在的春节,“回老家过年”的理念有所变化。“只要一家人能团聚,有父母在的地方就是‘老家\’。”谭素梅笑着说。

过年不开荤 过个素食年

“现在生活好了,什么东西非要等到过年才吃啊?”5日上午,在市城中区的东门菜市内,50多岁的莫阿姨优哉游哉地选购一些蔬菜,打算将蔬菜晾干,给家里人准备一桌子全素年夜饭。

“过了腊八就是年”,传统意义上的年夜饭,从腊月初八就开始准备了。一家人为一顿饭忙碌,以至于平时舍不得吃的食物都要留到大年三十当晚,这种企盼和参与的乐趣正是年夜饭的意义所在。如今,发达的运输网络和科学的养殖,已经让大多数食物实现了“漂洋过海放上桌”,平时舍不得吃的食物变得少之又少。于是,全素的年夜饭便悄悄成了一种养生新风尚。

记者在城中区一家素食店了解到,该店的素食年夜饭早已经被预订满了。这几天,一直有市民来电要求定外卖版的素食年夜饭。

“其实,过年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一起吃。”在菜市场里,买完菜的莫阿姨笑嘻嘻地告诉记者,继续盘算着她的全素年夜饭菜单。

本报记者 练冰 侯静雯

新闻推荐

切磋技艺 展现风采

选手认真地进行车身修复(钣金)比赛近日,由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主办的第十三届(2018年)柳州市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学生专业技能比赛在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举行,来自全市各中职院校的140多名...

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过年新民俗 年味扑面来 本报记者走上街头随访市民感受别样幸福感)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