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亲手磨米做榨粉。 今报记者 王缉宁 摄
4月14日上午,今报小记者团的60多位小记者走进位于柳州市葡萄山路的螺蛳粉产业园,了解螺蛳粉的历史,体验磨米制作榨粉,参观袋装螺蛳粉生产车间。对于家乡的这道美食,小记者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柳州螺蛳粉饮食文化博物馆,小记者全面地了解了螺蛳粉的发展史、制作工艺和食材。“螺蛳粉这么多配料呀,下次吃粉我要认真地数一数!”生长在柳州,小记者虽然常吃螺蛳粉,但对它的历史知道得并不多。通过参观,大家增长了知识,对这道美食更加喜爱了。
米粉是螺蛳粉的主食材。在博物馆的DIY体验区,小记者分工合作,有的舀米,有的转石磨,有的接米浆。经过多次研磨,看到乳白色的米浆从石磨下流出,大家兴奋极了。把米浆放到锅里蒸,就可以制成榨粉了。在榨粉制作区,小记者亲自动手转动机器,细长的榨粉成型了。品尝着自己制作的榨粉,小记者们非常有成就感,都在畅想自己做的米粉被煮成美味的螺蛳粉。
得知柳州的袋装螺蛳粉品牌有500多个,小记者对袋装螺蛳粉的生产更好奇了。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小记者参观了袋装螺蛳粉生产车间。看到酸笋、豆角、花生等食材被密封包装,闻着螺蛳汤的香味,不少小记者说,他们要给外地的亲友寄袋装螺蛳粉,让他们一起分享美食。
据了解,螺蛳粉产业园区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螺蛳粉已经成为柳州的一张名片,螺蛳粉产业的迅速发展与政府的支持和指导密不可分。活动中,小记者还参观了鱼峰区工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了解党的历史,合唱歌曲《映山红》。
活动临结束,小记者感慨:不过瘾!几位小记者已经在商量:等到今年“十一”长假举办水上狂欢节,他们将邀上更多的伙伴参加美食节,万人同吃一锅螺蛳粉,再次一起体验螺蛳粉的美味。今报记者韦黎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通讯员卢廷杰)日前,媒体报道了柳州大同巷林某敷药致1人死亡6人烧伤的公共事件。获悉消息后,市卫生计生委、市中医药管理局十分重视这一事件,及时组织相关科室和市卫生监督所开展紧急调查。截...
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