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在《利玛窦中国札记》提到,这位佘爷极有威势,赴任途中所经之地都受到盛大的欢迎。文中记道:
他在赣州受到盛大的欢迎。离城尚有一英里远,三千名兵士就全副披挂,携带武器,旌旗飘扬地迎了上来。带头的统领们,在他经过时,鸣枪致敬。河道在这个地点不是很宽,在它的两岸,百姓的队伍仪仗盛大。他入城时,当地的总督和官员都来致敬。他们还向他赠礼,供应膳宿,又以极高规格,隆重地为他举行宴会。夜间,增强了对他船只的守卫,无论他一行人在何处停留,都要重复这里的场面,甚至还更盛大。这才是中国百姓对于大官的尊崇和礼敬。
那么,这位威风凛凛的佘爷到底有着怎样的人生履历呢?在(乾隆)《柳州府志·乡贤》等地方志中,对佘立的介绍大致如下:
佘立(1537-1599年),字季札,号乐吾,佘勉学幼子,侧室所生。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授吏部主事,出督山东学政。万历年间累迁兵部左侍郎。在官三十余年,恬淡自持,人罕识其蕴量。万历间监军往援朝鲜,平倭寇关白秀吉等,复朝鲜故地,叙功赏赉甚厚。及卒,赐祭葬。府学东街有坊。
从其简介来看,佘立是一位官二代,父亲佘勉学也是明代进士,官至三品,为明代柳州八贤之一。不过,他依仗的却不是父亲的权势,佘立此人也是自幼聪明绝顶。
佘立成长的年代,柳州文风颇盛,人才济济。与父亲佘勉学一样,佘立少年便富有才名,与同辈中的才子佘方、张翀和莫抑齐名,一起被称为柳州“四大才子”。这四大才子里,佘立和佘方是亲兄弟,可见当年书香门第的佘家人才辈出。
当时的广西巡抚姚镆(湖北人,官至兵部尚书)是位爱才之人,听闻了柳州 “四大才子”之名,一时心血来潮,便将他们召集在一起,进行测试。
姚大人出了什么题目不得而知,但测试结果证实四人的才名可谓名副其实。四人的表现都得到了巡抚大人的赞扬和奖赏。
“答得都不错!特别是佘方最有潜力,张翀和莫抑也不凡。”姚镆对四人的表现十分赞赏。
“不过……”姚巡抚眼中闪出得意的神色道:“但都不及我儿子姚涞。”当然,姚镆有说这话的底气,此时,其子姚涞早已名满天下。姚涞是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 癸未科举状元,与其同年同榜进士的柳州士子也有一人,即佘方、佘立之父佘勉学。可巧的是,后来姚镆、姚涞和佘勉学竟在同一年去世,可谓生死都有缘分。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还是来看看柳州这“四大才子”后来的表现吧,看看巡抚大人有没有看走眼。有趣的是,后来,佘立、张翀、莫抑都相继考中进士,功成名就,只有备受巡抚大人赏识的佘方总是考不中,最后心灰意冷,不再求功名,每天在家里考古论文,栽花种竹以自娱,几乎忘记了自己显赫的家世。
其实,佘立才是四人中成绩最好的一个。佘立自幼跟随自己的举人二哥——在苏州府任通判的佘玄学习,又得到父亲佘勉学的言传身教,学业、品行俱为柳州学子之冠。在国子监祭酒周如砥《青藜馆集》中收录有其为佘立撰写的《兵部侍郎乐吾佘公墓志铭》,中有“公十有九岁,举粤西乡试第一人”。在明工部郎中凌迪知编撰的《古今万姓统谱》“卷三十六·明·佘”亦有记:“佘勉学……子立,解元。”即是说,佘立十九岁便高中解元,可谓青年才俊。
在广西考个“解元”就像今天考了个广西高考状元一般。明代的柳州科举上曾出过两个解元,一个是计宗道,另一个便是佘立。
佘立不仅是乡试考得好,会试、廷试中成绩也相当优异,夺得二甲第四名。相当于那一年的全国公务员考试,当然考生没今天那么多,佘立考了个第七名。
今存于北京孔庙的明代历科《进士题名碑》拓片有载:“万历壬戌科,申时行榜,二甲……佘立。”与佘立同科的进士,尚有后官至内阁首辅的申时行、官至兵部尚书的李汶、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的王锡爵等,可谓人才济济。后来,佘立也官至兵部左侍郎,领二品俸禄。
这样的结果,姚大人大概是料想不到的。佘立的父亲佘勉学也没分享到儿子的荣耀,他在佘立中解元那一年冬天就去世了。
这就是利玛窦的书中所说的,此人在广西享有极高的声望的原因所在。兵部侍郎,可是相当于如今的国防部副部长,赴任的路上,各路奉迎,接待之隆重就可想而知了。
但是,数百年之后,在他的家乡柳州,佘立的事迹却已鲜为人知,直到几年前一块墓志铭的出土。
(未完待续)
新闻推荐
庄子云:“一朝鹏举,万里銮翔。”风是鹏起飞的助力,撤县设区则是柳江区迎来大发展的“加速键”: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