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的危石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变成一颗颗不定时炸弹。”7月16日,拥有13年危石处理经验的莫事刚对记者说。当天柳州最高温度37℃,莫师傅一大早就带着自己的危石处理队,好似蜘蛛侠一般爬上了鹅山最陡峭的山壁。
广西素以山水风光美闻名于世,但因其为喀斯特地貌,山体易受风化和水蚀影响,多有危石。为保障市民安全,柳州市对景区及生活区内的山体及时进行危石处理。
“我们团队工人来自五湖四海,有需要,我们才会集结。鹅山危石治理工程去年7月开工,预计今年9月全部完工。”望着眼前的鹅山,莫师傅向记者介绍。在他的带领下,鹅山危石处理队每天7时30分开工,11时30分结束,工作内容主要有处理危石、加固石头、搭防护网和运石。
“你别看我们的工作虽然只有这几样,但是每一样做起来都不简单。”莫事刚指了指记者身边的铁架,“你现在看到的铁架是我们危石处理前要搭建的,每一根长6米、重达20多公斤,基本靠我们慢慢背上山。”
抬眼望去,鹅山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铁架,旁边甚至没有可通行的山路。要搬运材料,搭起铁架,还不能触碰到周围危石,他们是如何做到的?看出记者的疑惑,莫师傅笑着说:“鹅山上有200多个危石点,铁架材料总共100多吨,背上山没有别的技巧,靠的就是耐力和毅力。”有路就循路而上,没路就自己开路,如果前方是悬崖峭壁走不了,铁管又转不了弯,截不了段,莫师傅就和他的危石处理队做接力,每人站一个点,一点点地将铁管用手托运到危石修护点。“什么工作都有困难,只要勤快肯干,办法自然多过困难。”
铁架搭建好,下一步工作就是加固石头,要真正做好,除了费力,还得有心。这是每一个危石处理工的必修课——学会观察。
“我们在施工前都会拿到图纸,这些图纸会注明危石位置、大小,以及处理方法。但是我们也必须过脑,要去巡山,认真对照每一个危石情况,观察石头裂缝宽度、倾斜角度,以及它的重心。”大自然是会说话的,这是莫师傅工作多年积累总结的经验。“靠山吃饭”就得懂山,要为山把脉、对症处置。莫师傅凭着观察和团队化解了一次又一次危石治理困境,一直保持零事故记录。
有一次处理鹅山危石,莫师傅发现一块约500立方米的大石头倾斜严重,一般方法无法处理。为固定危石,莫师傅最后决定用“工”字钢架支撑石块,并在危石两侧安装铁柱,再用中型钢丝挂铁柱两头固定危石。“动手前必须认真观察,否则石块固定不好会随时坍塌,这个前期准备我们就花了半个月时间,全部处理则花了2个多月。”莫事刚说。
固定好危石后,危石处理队再用打钻机钻碎石块,遇到难以粉碎的石块,他们还得用手操刀一点点捣碎,最后用卷扬机将石块搬运下山。
如今鹅山的危石清除工作已接近尾声,莫师傅和他的团队依然如“愚公移山”,努力清出一条市民的安全之路。
本报见习记者 覃珩 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柳州金沙角人工沙滩成市民消暑好去处▲市民在柳州蟠龙山瀑布群下戏水消暑入伏以来,柳州市连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城区频现3...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