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们终于到了目的地——希拉穆仁大草原。
▲哇!骑骆驼的感觉真棒!
▲小记者体验射箭。
▲在沙漠中飞驰。
▲小记者在种树。
▲我们是蒙古小勇士!
▲在大草原上荡秋千真好玩!
▲这里有好多牛呀!
▲我们和美丽的大草原合影啦!
记者 雷媛媛吴祉婧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语文课本中的经典诗歌,许多孩子们都能倒背如流。诗歌描述了辽阔壮丽的大草原景象令人向往,但作为南方的孩子却鲜少有机会亲眼目睹、感受苍茫大草原的魅力。7月15日至23日,柳州晚报小记者内蒙古夏令营带领23名晚报小记者走进内蒙古,奔赴大草原的怀抱,领略草原的壮丽景色,感受草原的特色文化。
徜徉草原感受千古名句
此次内蒙古夏令营的第一站,小记者们来到了著名的希拉穆仁大草原。
苍茫的大草原一望无际,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将天空和草原连成一体,在青青大草原的映衬下,天空更蓝、云朵更白了。搭载着小记者的汽车行驶在草原的公路上,仿佛在画中行走一般,令小记者们激动不已:“你看!那里有马,还有羊,那里还有蒙古包。”第一次来到草原的小记者们对草原上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刚一下车,小记者们就忍不住撒开腿奔向草原,有的干脆直接躺在草地上打滚,与小草来个亲密接触。
在希拉穆仁大草原玩得不过瘾,小记者们又去到了敕勒川大草原景区,这里真实再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经过多年的生态环境建设,这里的草原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牧草长势茂盛,保持在1米的高度,不远处就是巍峨的阴山。小记者们徜徉在敕勒川草原中,亲身感受千古名句中草原生活的图景。小记者们一边参观一边听当地导游介绍著名南北朝民歌的来历,更深入地了解了草原的历史文化。
感受不一样的草原新活力
内蒙古位于黄金奶源带上,素有“中国乳都”之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形成了当地颇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当地将奶制品称为“白食”,白食也是当地敬客的食品,是待客的最高礼遇。这次夏令营小记者们不仅品尝到了当地特色的白食,还参观了现代化的奶制品生产线。
18日,小记者们走进国内最大的乳制品生产企业之一的蒙牛乳业集团,参观盒装牛奶的制作过程。从挤奶到灌装,整个生产流程无需人工,全部由机器完成,还有智能机器人穿梭在工厂间。现代化、智能化的生产工艺令小记者啧啧称奇:“原来我们平时喝的牛奶是这样生产出来的。”
小记者们还参观了当地一家白食生产企业,了解到液体牛奶经过机器加工成奶片、奶豆、奶皮等固体奶制品的过程。品尝白食,参观工厂,让小记者们感受到了草原新活力。
地方民族特色项目带来非凡体验
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晚报小记者们不仅参观了成吉思汗陵、内蒙古博物院等著名景点,也深入大草原和大沙漠,入住颇具民族特色的蒙古包,还体验了许多之前从未听过、见过的地方民族特色项目。小记者们在游与玩之中了解了内蒙古,也在心里烙下了深刻的内蒙古印象。在返程的火车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体验民族特色项目的感悟,其中,颇受欢迎的体验项目有草原射箭、玩羊拐、库布齐沙漠滑沙、骑骆驼、种植沙柳树等。
“我最喜欢滑沙,虽然它看上去有点恐怖,仅仅凭借着一块滑板,从很高的地方往下滑。那感觉,就像是坐在飞机上往下看,再快速俯冲,很刺激!”来自景行双语实验学校的小记者吴晨骁激动地说,这次夏令营让他走进了大草原,他是第一次走进沙漠,骑了骆驼。体验过滑沙的“速度与激情”之后,他更是喜欢这一片广袤大地了。
小记者覃丽君则表示,比起滑沙这类惊险刺激的项目,她更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沙漠上骑骆驼,还有在蒙古包里玩羊拐游戏。“羊拐是用羊的膝盖骨做成的,共有四个面,以四个为一副。从高处往下抛,相同一面的需要同时抓起,而且速度要快,能锻炼我们的敏捷力。”
在敕勒川草原的“少年那达慕,蒙古Family”(“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特色体验项目中,小记者们还体验了当地特有的蒙古式摔跤——搏克。参赛小记者们穿上牛皮或帆布制成的“卓得戈”(紧身半袖坎肩)后,学着蒙古勇士进场比赛的姿势挑战起来,还真有小勇士的风范!其中,获得最终胜利的小记者杨钦宇还收获了五色彩绸制成的“将嘎”(项圈),威风凛凛,好不潇洒!
不过,得到最多好评的,还是在希拉穆仁大草原上荡秋千。“平时玩荡秋千都没有如此舒畅的感觉。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闻着草原特有的味道,温暖的阳光照耀在身上,微风也在一旁陪伴。那一刻,所有的烦恼都没了,只剩下了轻松和快乐。”小记者高思睿开心地回忆道。
新闻推荐
通讯员韦任哲晚报讯昨日下午,柳州市某出租车公司首批6辆新能源纯电动车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柳州市出租车行业在新能源领域...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