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剪开的塑料瓶罩着的插座。(图片均为记者 付华周 摄)
居民私自从家里拉出了电动车充电线
记者 付华周 通讯员 邹振远
夏季高温、强对流天气频发,是各类安全事故的高发期,对于裸露在外的各种私拉电动车充电线而言更是如此。7月27日上午,由自治区司法厅和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共同开展的涉电公共安全“媒体观察”活动在柳州市进行。本次活动的主题为“不容忽视的充电安全”,主办方邀请媒体记者走进老旧居民小区观察用电安全隐患,并邀请法律专家解读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
居民私拉电动车充电线 安全隐患令人堪忧
因价格便宜、操作简单、停车方便,电动自行车(以下简称“电动车”)是许多市民青睐的出行工具。然而,在许多老旧居民小区、城中村等区域,由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电动车停放、充电不规范等引发的事故时有发生。记者在柳南区红光小区看到,一些住在楼上的居民为了方便充电,从自家楼上阳台、窗户随意拉出一根电线接到楼下,电线绝缘层被防盗网、空调外机等磨损,存在漏电等隐患。此外,用于充电的插座也被随意放在地上或空调外机上,很容易淋雨或者受潮。
在某栋居民房一楼外墙上,还悬挂着一个用剪开的塑料瓶罩着的插座,似乎能够挡住雨水。不过在场的供电工作人员刘溪告诉记者,实际上这并不能起到保护作用,反而会因为水汽凝结增大漏电、短路等事故风险。此外,还有一些通讯线随意搭挂在供电线路上,一些店铺广告牌包裹着低压线路,这都存在着安全隐患。
针对发现的问题,供电工作人员向小区所在的红光社区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通报,并指导其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此,红光社区主任赖雯静表示,红光小区是一个有着近3000住户的小型老旧小区,由于条件有限,该小区没有统一的电动车充电点,私拉乱接电线给电动车充电的情况比较突出,夜间更甚,社区也做了大量的安全用电宣传工作,但有的业主听,有的不听,效果并不明显。此外,赖雯静还表示,该社区正在考虑建设统一的电动车停放、充电点,但选址是一大难题。赖雯静说,在找到合适的建设地址之前,社区只能以安全教育为主。
充电设施应规范设置
不要在雨中进行充电操作
“消除老旧小区电动车充电安全隐患,最重要的是要有规范的充电场所和设施。”刘溪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排查了189个小区,均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目前,柳州市电动车拥有量已经超过200万辆,但充电设施建设还跟不上,尤其是老旧小区,充电成了麻烦事,有的甚至还因此发生火灾,造成车毁人亡的严重后果。
那么怎样才算是正规合格的电动车充电设施呢?在窑埠古镇地下停车场,记者见到了一个符合规范要求的电动车充电点,线槽整齐划一,电动车与电动车之间设有一定的间距,同时还配备了灭火设施和防火墙,以防万一。刘溪表示,充电线路要根据容量来配置,否则超负荷运转时间长了,就会有安全隐患。同样,电动汽车的充电桩也需要规范化的配置。
据了解,目前柳州市已在公共场所建设了49个电动汽车充电站,设有361台充电桩。供电工作人员高亨介绍,这些充电设施全部采用国家标准建设,可以满足所有国标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这些桩均采取了短路、过流及高温保护,阻燃性能也好,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按下充电桩上的红色急停按钮。同时,供电部门还组建了一支专业的维护队伍,定期对这些公共充电设施进行维护,以确保充电桩的使用安全。
此外,高亨还建议,如果市民遇到雷雨天气,最好不要在雨中带电插拔充电插头,等雨停后再进行充电的相关操作。而某律师事务所律师赵为则从法律的角度对充电设备这类低压设备安全事故责任归属进行了解读,并详细分析居民自建充电设施和公共充电服务设施的维护管理责任。
赵为表示,无论是私人充电设备还是公共充电设备均应按照标准安装架设,并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如果居民发现他人私拉电线等行为可能危害到自己的财物安全的,也可以根据《物权法》第35条的规定,要求行为人排除妨碍或消除危险。
对于居民在自家改造线路安装充电设施,供电部门提醒,要选择有资质的专业人员安装线路,使用PVC管材或者一些阻燃材料做电源线保护套,固定在墙体上,并安装带漏电保护的开关。此外,要特别注意不要把电源线与其他通讯线路、燃气管网安装在一处,并保持线路通道的通风,不能与堆放的杂物混杂。
新闻推荐
表扬台7月26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一柳州市民到柳南巡警大队航生警务站求助,称在航生航二路口,有一名80多岁阿婆疑似迷了路,坐...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