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壶西实验中学12(1)班 张皓然
又是一年开学季。
都说“寒窗苦读十二年”,柳州的高三学子经过夜以继日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属于他们的回报: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柳州晚报小记者覃莉雯姐姐考上北京大学,彭日圣哥哥被武汉音乐学院手风琴专业录取,谢伊鸣姐姐终于可以来到喜欢的华中科技大学学习,吕宁哥哥也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传播,潘喆昕姐姐进入同济大学学习,李淑敏姐姐得到了心仪的香港大学的录取,理科生熊家黎哥哥进入了西安交通大学……
7月29日上午9点,这些学霸哥哥姐姐们和我们还在为初高中努力的小记者们齐聚一堂,交流学习经验。
对于小记者经验交流会,我并不陌生。从我成为小记者开始,我每年都参加这个活动,今年已经是第三次了。每一次参加交流会,我都能有不同的收获,哥哥姐姐们的经验对我来说挺有帮助。
交流会现场,小记者们正在兴奋地等待着学霸哥哥姐姐们的到来。这时,彭日圣哥哥背着一个大包风风火火地冲进门来,那大包有一张小方桌那么大。我在猜测,哥哥的大包里装的是什么呢?
交流会开始了。主持人冼冰老师给我们介绍,“大家都知道小记者彭日圣考上的是武汉音乐学院吧?现在我们请他给我们演奏一曲!”顿时,掌声响成一片,日圣哥哥打开他带来的大包,原来包里装的是手风琴啊!
日圣哥哥打开手风琴的皮带扣,双手扣住手风琴,开始演奏。柔和动听的旋律回响在活动现场,学过音乐的人都知道,哥哥演奏的是练习曲《卡农》。手风琴拉出的声音悠扬清澈,动听不已。
在场的7位哥哥姐姐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验,吕宁哥哥主要讲政治和历史的学习方法,潘喆昕姐姐告诉我们要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熊家黎哥哥教我们如何写好高中的议论文,幽默风趣的彭日圣哥哥用提问采访的方式告诉我们方法、信任和朋友的重要性……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考上北京大学的覃莉雯姐姐。她戴着黑框眼镜,安安静静的。当初莉雯姐姐考进柳铁一中的时候,成绩只排在全校的八九百名,她的爸爸妈妈每天都跟她说你可以上北大也可以上清华,可她却不以为然,“但是家人既然对我期望这么高,我也不能让他们失望啊!”高三的时光,莉雯姐姐把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终于以文科647分的好成绩成功考进北京大学。“曾经在我看来不可实现的事情,就因为我的努力而成功了,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每个哥哥姐姐的经验都是不同的,而每个不同的经验都是一个高效的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结束后,看着哥哥姐姐们在台上开心地笑着,我不禁想:以后我也可以成为像哥哥姐姐们一样的人,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和小记者们一起交流经验!
新闻推荐
老党员手绘 “化学地图”赠学子 他说只要学生、学校想要,他都愿意免费赠送
黄忠平手绘“化学地图”记者雷媛媛实习生戴世春/文通讯员杨静/图暑假刚过一半,柳北区元宝社区71岁老党员黄忠平已经惦记着...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