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姐是名外来务工的中年妇女,她在热线中和我预约见面,周末,我在“袁茵热线”工作室见到了她。
多年的艰辛打拼让韦姐看上去比同龄人略显苍老,她讲述了自己遇到的难题。
“我是桂平农村的,没什么文化,23岁就结婚生子,后来跟老公来柳打工。为了多挣点钱,我跟着堂姐去到上海打工,把儿子留在柳州,由老公和婆婆抚养,但心里一直牵挂着儿子。”韦姐细数儿子的可爱和对儿子的挂牵。然而,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因长期缺乏母亲的陪伴,加上父亲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婆婆又没能力教导儿子学习,儿子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久而久之失去了求学的动力,还养成了小偷小摸的恶习。
“他第一次拿了同学两毛钱,被班主任知道了,要他爸去学校谈话,他爸回家后就狠狠打了他一顿。等我知道这事,已经是3个月之后了。为此,我特意赶回家一趟,一见面就抱着儿子哭了,劝他走正道,不要偷别人的东西,把心思放到学业上。当时儿子答应了,之后勉强读完初中就出去打工了。”韦姐对儿子充满了惋惜和担忧,她那么拼命地打工就是想供儿子读大学,从此改变一家人的生活,但希望落空了。
看到儿子打工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韦姐失望之余又回上海打工,用她的话来说就是“眼不见心不烦”。后来儿子不仅酗酒,彻夜上网,还和社会闲散人员为伍,差点犯了偷窃罪。这下她再也坐不住了,她立刻辞工回柳,亲自管教儿子,无奈儿子根本听不进去,母子间无法进行有效沟通。
听完韦姐的话,我感受到她内心的痛苦挣扎。我建议她从“重建和谐亲子关系”入手,尽全力把曾经缺失的母爱补上,关注儿子内心真正的需求,教育和感化他。同时,要特别关注儿子的交友情况,不要让儿子和社会不良人员结伴,以免误入歧途。如有需要,在征得儿子的同意后,母子俩可以一起来“袁茵热线”工作室接受心理辅导,尽全力修复母子关系。
韦姐接受了我的建议,不再过分焦虑,同时她会用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挽救和引导儿子。
新闻推荐
今年8月,《柳州日报》连续推出了“网约车办证‘神操作\’”“多家施工单位将泥浆水排入排水管道”等几个舆论监督报道,受到...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