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瑜正在给学生上课
记者 韦安 文/图
上天并非永远公平,它有可能会为你关上一扇门。在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就有这样一群被“关上门”的特殊的孩子。而作为该校的一名特教老师,卢瑜的目标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折翼天使”们爱上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
八年的辛勤付出终有收获。如今,在卢瑜所教的学生中,有人顺利考上了大学,有人成了美术方面的人才,有人毕业后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他们都成了对社会有用的人。
期待和学生碰撞出“火花”
“我从不让学生被那些心灵鸡汤‘灌醉\’,以为前路平坦,而是教他们要客观理智地认清现实,更要努力地追赶普通人的脚步。”卢瑜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脾气好,说话温柔,笑容可掬。一说起在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教书岁月,她就打开了话匣子。
2010年初,刚教了半年书的卢瑜辞去普通学校语文教师的工作,来到了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此前我从未接触过特殊学生,也不会手语,面对一群听障儿童,教学难度可想而知。”卢瑜说,因为零基础,她只能通过看书恶补学习,向其他特教老师取经。
即便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第一次上语文课时,她的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学生们看着我,我讲课他们没反应,也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们交流。”那天的卢瑜特别失落,有一种无力感。可她转念一想,既然没有“火花”,就努力碰撞出“火花”,直到他们理解为止。
经过近一个月时间的适应与摸索,卢瑜不断改进自己上课的口型、肢体、表情,在课堂中加入了更多的互动,渐渐与学生碰撞出了“火花”。与大家熟悉后,她的语文课成了学生们最喜欢上的课之一。
让他们学会和生活和平共处
“这些孩子虽然听不到也不会说,但你对他们好他们心里都知道。”卢瑜说,在特教学校,八成以上的听障学生家庭条件都比较贫困,父母长时间在外务工,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关注孩子的各种问题。
她会让学生了解各种在他们看来奇奇怪怪的事情:男孩子要怎么长高?长痘痘了要怎么处理?怎么打扮才能让自己更受欢迎?那些能听到声音的同龄人都怎么生活等。“在学生们看来,有些问题闻所未闻,但我会让他们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常态,让他们学会和生活和平共处。”
此外,因兼任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卢瑜一直要求学生写日记并坚持批改。“虽然对他们来说写作有些难,但班上没有学生排斥把日记给班主任看这件事,因为一开始我就明确告知他们写日记的要求和目的:不限内容与字数,不需要告诉我你不愿诉诸他人的事,也没必要每天汇报学习生活。”没有强制的要求,很多学生反而喜欢在日记里面和卢瑜聊天,日记本渐渐成了沟通的信件册,默默建立起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信任。
“面对听障学生,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是普通朋友,其次才是慈母和严父的身份。”卢瑜表示,因为负责的班级都是高中学生,她希望学生和自己的交往方式是成人式的、互相尊重的。日常生活中,她常常和家长通话、发微信,提醒家长在工作之余,也要多关注自己离家在外的孩子,他们需要父母精神上的真正关注。遇到“不开窍”的父母,卢瑜也不避讳和他们有一点“争执”,替学生发声。
“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是我最欣慰的。曾经就有一个男生对我说,‘老师,我要努力考上大学。你说过,大学不仅可以学到更多知识,还有更多漂亮又聪明的小姐姐!\’”卢瑜笑着说。(本系列报道完)
新闻推荐
“我家大胖小子满百天啦!” 宝妈彭勤希望孩子们平安成长,收获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姐弟俩一家四口美满幸福记者吴祉婧“快乐乘以2,烦恼除以2;行动乘以2,负担除以2;亲吻乘以2,忧愁除以2……”这是家住柳北区望泰...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