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笔者参加柳州日报记者携手铁杆通讯员“笔走龙城”进入禁毒场所活动,在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笔者看到该所二大队大队长李力刚的办公桌上,压着一张大红的请柬,请柬是阿光和阿凤(均为化名)送来的,邀请李力刚参加他们的婚礼。
阿光曾是这里的一名戒毒学员,李力刚是他的监管民警。
入所前,阿光到福建省打工,认识了阿凤,两人谈起了恋爱,感情甚笃。3年前的一个冬日,阿光向阿凤告别,回到柳州,两人商定等阿光回家准备好就举行婚礼。可是几个月之后,阿凤却联系不上阿光,她急忙从福建赶到柳州,才知道阿光因为吸食毒品,被送进了戒毒所强制戒毒。
刚进戒毒所时,阿光情绪非常低落,还经常不吃饭。李力刚多次找他谈心,效果却不明显。一天晚上,阿光突发疾病,李力刚将他送到医务室进行救治。
看到为自己忙到凌晨3点多的李力刚,阿光的眼泪在眼眶里转动,向李力刚敞开了心扉。在疏导教育的同时,李力刚安排阿凤到戒毒所一起做阿光的工作。李力刚和阿凤的努力取得了成效,阿光开始积极配合民警做好戒毒。
2016年11月,阿光向戒毒所领导提出,要和阿凤登记结婚。所领导商议后,决定为其开“绿灯”。同年11月的一天,民警带着阿光和阿凤来到民政部门,两人领取了结婚证书。登记之后回到戒毒所,阿光还将继续在戒毒所进行戒毒。离别之时,两人深情相拥,阿光对阿凤说:“等着我,出去之后我们就举行婚礼。”
2017年11月,完成了戒毒的阿光出所,他和阿凤在农贸市场经营了一家果摊,搞起了水果批发,两人起早贪黑,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两年的戒毒生活,阿光觉得这是自己的一次“炼狱”,是戒毒所和戒毒民警给了自己战胜毒魔的条件和勇气,完成了“重生”。
2018年11月,在出所一年之后,阿光和阿凤决定举行推迟了两年多的结婚典礼。11月9日,阿光和阿凤特地来到戒毒所,给戒毒所领导和民警送上了结婚的请柬。
笔者问及李力刚是否经常会收到类似的喜帖,他说:“多咯,今年收到的都不知是第几张了。”
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梁超林介绍,这几年来,戒毒所通过治疗救助,教育引导,学员的脱毒率达到了百分之百。戒毒学员出所后,大多能很快融入社会,开始新的生活。戒毒所人性化的管理,使学员心存感激,在乔迁、店面开张、结婚、生子等好日子,他们都会向管教民警报喜,送来请柬。
“仅今年以来,我们收到的喜帖都有一百多张了。这一张张的喜帖,不仅是戒毒学员的一份份心意,也是民警与戒毒学员之间良好和谐关系的有力见证。”梁超林说。
本报通讯员韦崇结
新闻推荐
《新时代柳州作家 文学系列丛书》首发 荟萃柳州40年文学成果
赠书现场记者李劼晚报讯为庆祝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昨日上午10点,《新时代柳州作家文学系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