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房地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及城中村、危旧房改造等项目的相继启动,使得柳州市建筑垃圾在城市垃圾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近年来,柳州市不断创新摸索促进建筑垃圾统一管理、集中处理、综合利用的方法,有效提升了建筑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保证了建筑垃圾处理全过程的规范化。
今年,国家住建部明确在全国35个城市(区)开展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柳州市成为试点城市之一。为此,柳州市结合原有的工作经验,在建立工作机制、完善治理规划、运用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治理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让试点工作掷地有声。
8月2日,市政府正式印发《柳州市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从建设和完善建筑垃圾专项运输、专项治理到实现建筑垃圾从源头到处置的全过程监控,都有了明确的任务目标。同时,柳州市还建立了常态化议事协调机制,有效促进了重大项目的推进,督促了各成员单位履职尽责,加速了试点工作的进程。
8月20日,自治区首个建筑垃圾循环利用项目——柳州市移动式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正式落成。该项目每小时可“吃掉”150吨建筑拆除垃圾,并“吐出”三类可运用于建筑领域的骨料,让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不再是空穴来风。据统计,自该项目试运营以来,已接受建筑垃圾428车,总重量约100屯,实现骨料订单合同款25万元。
监管有序,从源头上把控建筑垃圾专项运输。据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城管部门依托“智慧城管”平台,完善柳州市渣土运输车在线监管系统功能,依法推动在主城区范围内作业的渣土运输车上安装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模块、视频监控模块,通过“互联网+ 车联网综合应用”实现了渣土运输车定位信息与管理信息的有效结合。
“目前我们正依托柳州市数据城管平台,研究搭建柳州市建筑垃圾监管及资源化利用信息化平台,计划2019年建成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利用行业的大数据监管和服务平台。”该名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市城管部门将强化“智慧大脑”来实现柳州市城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集约节约利用和建筑垃圾减量化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管理,促进区域内土方挖填平衡、供给交换、资源利用。
“目前柳州市建筑垃圾治理工作紧紧围绕着‘四化’原则,即‘排放减量化、运输规范化、处理无害化、利用资源化’,我们牢抓国家强化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的机遇,研究探索建筑垃圾分拣、储备、资源化利用等工作,与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治理、生态修复、耕地复垦、建筑垃圾精选利用等项目有机结合,全面铺开试点工作。”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柳州市将逐步推动形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产业链,努力建立规范有序、环境友好的建筑垃圾管理、运输和资源化利用体系,提升城市整体环境质量。
本报记者 文鑫豪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记者江宏坤)13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柳州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