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员对生产出来的钢卷板产品进行检查。
(紧接一版)形成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北部湾经济圈发展战略相匹配的空间战略布局,努力打造超千亿元钢铁强企。
自主创新 持续发展
这些年来,我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世界瞩目,特别以一些超级工程的建设而令人津津乐道。同样令柳州人自豪的是,在中国“天眼”、港珠澳大桥等超级工程中,“柳钢制造”和“柳钢智造”的产品随处可见。
钢铁,不仅是粗重的,而且还有超薄的。5月14日,柳钢冷轧厂成功轧制出一批牌号为DCO1、厚度为2.98毫米的超极限厚度冷轧板共89.865吨,其中成材率96.24%,合格率100%,成功填补了该品种在柳州本部的空白,成为促进生产效能提升的重要引擎。
“只有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牢牢把握创新自主权,才能将发展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依靠科技创新,坚持瞄准技术前沿,立足企业基础,企业才能不断保持发展的活力,从而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柳钢领导们的口头禅。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仅2018年,柳钢投入技术研发费用就达10.03亿元。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在发展中,柳钢果断调整发展思路,以全新的环保理念,近10年来累计投资约80亿元,建成节能减排设施500多台套,年环保设施运行费用约17亿元,大手笔书写现代钢企与宜居城市和谐发展新篇章,并获多项荣誉:2015年,在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钢企绿色评级中名列第十二位,属绿色钢企方阵;2017年,获2017中国最具影响力绿色企业品牌,并入选《中国绿色发展典范安全汇编(2017)》。
2018年,柳钢环境污染事故为零,废水集中处理100%达标,工业水重复利用率98.25%,工业废气达标排放,废渣全部回收综合利用,配合柳州市完成年度大气防治百日攻坚任务。
本报记者 罗秋振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记者梁莎莎)6日从市发改委了解到,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对柳州市柳东新区保障房信托收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资...
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